最近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的居民们,因为一群鸟儿,骄傲又烦恼。说骄傲,是因为鸟儿的到来,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一个映证;说烦恼,是因为这鸟粪有点愁人。

一大早,记者在文建路上看到,路面上有大量鸟粪,道路两旁的建筑物和牌子上也留有斑驳痕迹,就连停放在路面上的电动车和管道也未能幸免。

说到自己正在清扫的鸟粪,环卫工袁宇玲有点苦恼,这一个多月来,她每天早上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水管来喷洗地上的鸟粪。每天夜晚从天而降的鸟粪,不仅增加了环卫工的工作,附近商家的生意也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 商家 付先生:那些粪便满路都是,就会味道还是重了一点,很多客人肯定影响到店面一点。

2

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 商家 符先生:因为我们这客人放不了车,就放门口 这里一两辆车。不敢在那里放(车),放了肯定是有鸟屎。客人走都不敢走外面,都是走这个走廊里面走过去,还有红绿灯那里,客人停车都是用手遮那个头的,怕走过去都是有鸟屎滴在上面,滴在身上有点带黄色的东西,有时候我都滴到白色衣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近的商家告诉记者,从十月份起,成群的鸟儿会在每晚六点左右飞到文建路。采访当天晚上六点十五分,记者也感受了鸟儿飞来的盛况。在此路段的上空,有大量的鸟儿成群结队的在此盘旋,它们有的停留在了电线杆上,有的栖息在了路两旁的树枝上。在现场,可以清晰地听到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而且,还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鸟粪掉落地上的声音。

整条文建路上,记者注意到,有人因为觉得鸟儿可爱,拿起手机拍照留念。而大多数行人为了躲避鸟粪,有的选择从路旁屋檐下走过,有的特意带了伞撑着,有人从商店出来打车,脚步匆匆,用手捂着头成为了路人的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加大保洁力度

多方探讨人鸟共处

确实是骄傲的烦恼啊!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多鸟儿,为什么会飞来文城镇上栖息,又为什么只选择夜晚来到文建路这里?如何消减烦恼,让居民们的喜悦更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人类和鸟儿应该如何和谐共处。

带着文昌市文城镇上居民的疑问,记者来到文昌市林业局。副局长吴科哲称,据林业工作人员观察,他们判断最近在文城镇栖息的鸟类主要包括八哥和雀鸟,而文昌郊区有海南清澜省级红树林保护区八门湾片区,这些鸟儿应该是从那里飞来镇上过夜的。估计是它白天去红树林保护区觅食,晚上就回到距离红树林保护区大概两三公里的栖息带,文城就属于这个栖息带的范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的八哥和雀鸟为什么会专门挑城区作为栖息地呢?文昌市林业局的副局长告诉我们,文城城区内栽种着大量的绿化树,而绿化树比较适合鸟类栖息,特别是在文昌公园那一带的水面,也是属于比较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关于每晚鸟儿成群飞到文建路一带的情况,他们也有所了解,这一街道上的环境卫生也确实因为鸟粪受到一定的影响。

文昌市林业局表示,他们会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加强保护鸟类的相关政策宣传。与此同时,文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局也已经加强了每日路面的清洁力度,最少也每天都清洗两次,早晚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新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首次将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将候鸟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迁徙通道作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不过,目前我国鸟类保护也面临许多困难。接下来,我省林业局也将大力宣传爱鸟护鸟的典型事迹,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营造爱鸟光荣的社会风尚。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戴玉春、林虹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