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这里是初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个在爱情友情中都适用的的经济学法则——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累托最优是指一种最理想的资源分配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下,资源的任意流动无法使在保证所有人的目前状态的同时,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如果可以通过资源的转移,使得在保证所有人的状态不变坏的情况下,能使得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好,这就称为帕累托改进。

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时的状态。

举个小栗子吧

假设有四个完全一样的苹果,要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人一个,这样就不会造成争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对其中一个小朋友存有私心,想给他两个苹果,那么必定会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苹果,那他就会闹,这时就不是帕累托改进,因为你使拥有两个苹果的小朋友状态变好了,但你却也同时使那个没有苹果的小朋友状态变差了,这就没有遵循我们所说的“在保证所有人的状态不变坏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态变好”,此时就不是最理想的资源配置状态。

概念大概地解释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它在爱情和友情中,又会对我们有哪些启发呢?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需要双方的付出,所以当双方的付出“门当户对”时,才能达到我们所认为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假设付出值可以用单位来衡量,设甲的付出值为2,乙的付出值为8,而从你们共同经营的这份情感中(爱情也好,友情也好),你们可以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假设它为5,那么你们最后二人平分到的收获值就是【(2+8+5)/2=7.5】,那么对于甲来说,他是从这段感情中得到了好处的,而乙的收获却不如他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此以往,乙便不会再继续过多付出了,那么双方之间的感情便会产生裂缝,这时候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它是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只有甲也付出和乙相近的数量,这段感情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并持久经营下去。

但这其实也不是绝对的,感情上的东西是感性的,而分析是理性化的,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维系情感的思路,其中利害,还是应以当事人体验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