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长沙传来一个好消息,我们超级水稻产量再一次打破纪录,关于超级水稻的故事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听到好消息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勤奋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一直在主持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湖南双季稻周年绿色优质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有了新的进展,该项目不仅用到了生物和物理等化学防治技术,还进行了全机械化栽培,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栽培,还实现了安全、优质、高产的目标,这项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年的水稻收获的时候,双季稻合计均亩产1365公斤,创下了我国双季稻产量的新高,袁隆平院士一直在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而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去学习。

今年水稻丰收示范区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的万亩超级稻工程化示范区,其中双季超级稻示范区面积为2500亩,早稻种植的是高产品种株两优819和株两优173,晚稻则选用了高产国标二级优质稻品种Y两优911。在该示范区,采用赤眼蜂防治水稻虫害为主,配套了扇吸式益害分离诱虫灯保益控害、稻田天敌保护及生境调控、合理补施有机肥、辅助生物农药防病及生物肥防草害控制等技术,全程都是绿色的生产技术,让百姓吃的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两季稻合计均亩产1365公斤,创造了我国双季稻产量的新高,这个成绩比普通双季稻高产区增产30%,比湖南双季稻均亩产增产50%,与此同时,在整个示范区,全部使用节肥措施,不仅节约的成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这项技术如果推广开来,能给百姓亩产增收1354.1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高产水稻研制,不仅让中国牢牢占据超级水稻的科技制高点,还让广大中国百姓不再受到粮食短缺的风险,农民依靠高产的粮食致富奔小康,让农民获得更大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