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两年举行一次举行院士增选工作,今年的院士增选工作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在新当选的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院士增选工作最特别的是,中国科学院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特别推荐评审暂行办法》,对从事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工作的涉密候选人进行特别推荐和评审,并增加了5个特别名额予以支持,今年共有5位候选人通过特别推荐机制当选。

中国科学院继续加强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支持,今年有4名与新兴交叉学科相关的研究人员当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成为大家的关注点,目前交叉学科发展迅速,未来将会成为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1994年开始外籍院士选举以来,今年一共产生了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新当选的外籍院士来自12个国家,其中美国8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1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2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些外籍院士对中国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学无国界,这些外籍院士同样受到中国人的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日公布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一共产生了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但是因为我国不承认其公民拥有双重国籍的规定,所以院士加入外国国籍之后,即自动放弃院士称号。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会议推荐:

第二届生物质资源化国际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ass Resources Reuse)将于2019年12月18日至21日在河南农业大学举行。会议旨在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提供有关生物质资源范围内的研究开发、创新和工业化的信息,让专家、学者、官员、投资者可以通过该论坛传播思想,并为可持续的未来而共同努力。ICBRR2019致力于创新卓越,致力于加强合作,将提供机会并吸引相关领域的领导者,对生物质资源的创新和产业化以及再利用产生积极影响。本次会议的报名通道已经开始了,想要参会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报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