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国杰出人才,那么清北的毕业生毕业后都去哪里了呢?小编根据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带大家看看,清北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

1、本科生大多选择深造,硕士和博士大多选择就业

众所周知,毕业生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学历自然毕业去向的选择不同,去向无非分为三种:境外留学、国内深造和就业,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清华和北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本科的就业率极低,这也与我们整个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系,即使是清华北大的本科,也会觉得初入社会时学历不再具有竞争力,选择继续读书深造的超过70%。但是对于清北的硕士,选择继续读博深造的却不到10%,这说明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学历是硕士,博士的专业性高,毕业的要求高,如果不是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人不会选择去读博,毕竟国家培养博士是研究型专业人才,主要还是要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的。对于博士而言,学历已经足够,自然大部分选择就业,其实继续深造读博士后,也是一种过渡的就业,很多博士选择读博士后,也是想以后留在该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清华偏向民企,而北大更偏向机关

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就业单位都偏好大科技公司、国企、央企,而排在前两位的就业单位,都是华为和腾讯这两家深圳的民营企业,但是相对而言,北大更偏向于党政机关,毕竟我国多位领导都是出自北大,北大目前对中国而言仍是干部的摇篮,而清华则更偏向于民企,毕竟清华的工科专业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而我国的大科技公司大多为民企。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中可以看到,对于博士而言,无论清华还是北大,大都选择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这也是国家培养科研型博士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北大偏爱广东,清华倾向上海,留京比例逐年下降

虽然目前,清北毕业生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仍然是北京第一,实际是因为北京聚集

了全国最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所以对于硕士和博士而言,留京的比例较高,而对于本科生,清华大学的本科生2018年的留京比例为17.3%,而去广东和上海的比例分别为20.3%和25.2%,本科生的首选是上海而非北京,而2014年清华本科毕业生的留京比例高达30.3%,说明首都北京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差距越来越小;北大毕业生的情况也类似,区别在于,北大毕业生更偏向于广东而不是上海,这也是与清华、北大的优势相关的,清华的工科强于北大,北大的文理强于清华,而广东的深圳和广州更多的是金融和IT企业,制造业明显弱于上海,这也是更多的清华学子选择上海的原因吧,不可否认的是,广东对于国内顶尖学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让人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