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以翔猝死,曾饰演《遇见王沥川》男主角

继雪莉自杀、具荷拉家中死亡,11月27日,娱乐圈又曝艺人突发死亡事件——这次是年仅35岁的台湾地区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追我吧》时休克晕倒,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事发经过:录节目晕倒,心跳骤停3分钟

27日凌晨,有知名博主爆料,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晕倒,该博主还晒出了救护车的照片,并表示高以翔已经送到医院抢救。

有媒体报道,高以翔当时摔倒后昏迷不醒,心跳骤停3分钟,经过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于凌晨2点30分左右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现场其他参与节目录制的嘉宾在现场急着呼喊医生,一些女明星担忧到哭泣。

爆料者透露,当时节目录制到凌晨2点多,高以翔在奔跑中突然感到不适,在晕倒前曾大呼“我快不行了”。送到医院时,高以翔瞳孔已经放大。

27日中午,《追我吧》节目组发声明称,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经过2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追我吧》节目组卷入舆论风暴

高以翔事件发生后,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许多与他合作过的明星朋友纷纷发文祷告,其中导演徐峥更是发声怒斥《追我吧》节目组:节目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太差了,绝对要负责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舆论的矛头也基本直指该节目组。有网友直言“这种不把参与者生命安全当回事的节目意义何在?”,还有网友不失冷静地表示,该综艺节目应该停止录制、停止播放,并调查相关制作人员、领导人员是否存在重大过失,并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

在官方通报中,高以翔的死是因为“心源性猝死”。相关资料显示,诱发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较为剧烈而持久地劳动,“造成过于疲劳,以至于猝死”。

显然,常年健身的高以翔会因“过劳”逝世,与他彼时参与录制的综艺《追我吧》脱不开关系。

根据公开资料,《追我吧》是浙江卫视11月份推出的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让明星与素人进行高难度、高强度的竞技对抗。节目中嘉宾需要跑过2公里的路程,其中的竞技项目包括:

“蜂巢虫洞”——嘉宾需要在类似蜂巢的迷宫装置中找到出口和最佳路线;

“梅花桩”——嘉宾需要踩着类似悬空梅花桩的晃动装置,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对面;

“平衡滚筒”——嘉宾要在两个旋转的滚筒上找到平衡并快速通过;

“爬楼速降”——嘉宾需要吊威亚登顶18层高楼,并经过索道滑向对面大楼的顶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追我吧》整个节目的前期宣传中,最被频繁提及的核心卖点就是“竞技感”,这无疑需要节目以高强度的方式运转,而其中的嘉宾就是高强度运转的最核心动力

据爆料,许多参与这档节目录制的明星都出现过身体不适的状况。“毕雯珺跑吐过,范丞丞跑吐2次,李振宁被救护车扛上去吸氧过。”甚至连李小鹏、邹市明这样的奥运冠军,都在《追我吧》的录制过程中出现过体力不支、腿抽筋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该节目在宣传中表示,为了追求不可复制的实景体验感,节目只在深夜城市的CBD进行录制。这点也被网友指出,“凌晨一两点正是人体各项技能最薄弱的时候,如果不是长期颠倒作息时差,形成自身规律的话,突然打破自己的生物钟,是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

可以说,节目组为求创新与突破而设置的难度障碍和内容看点,如今已悉数成为公众的攻击点。

而话说回来,浙江卫视又为何要“执迷不悟”地做这样一档高难度、高风险的节目呢?

其实,近些年来,电视剧行业不景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综艺节目成了“香饽饽”。据统计,2018年中国综艺市场规模约为331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21.3%。

从综艺类型来看,竞技、访谈、脱口秀等综艺为主旋律,2018年综艺制作数量均在10部及以上,其中竞技类综艺数量最多,达16部。

在一些综艺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追求拼命、眼球效应的畸形生态绑架了明星、观众、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人。

这种情况下,“熬夜录制”等非正常录制手段,让国内综艺制作进入了畸形状态。比如之前大火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奔跑吧》的录制时常是凌晨甚至清晨结束。这种状态几乎绑架了所有人,不但参与录制的明星嘉宾遭罪,工作人员、现场观众、媒体记者都跟着“陪绑”。

综艺中,艺人“受伤坚持工作”的人设十分“吸粉”,但近些年,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不少综艺节目制造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项目,挑战极限,关于艺人录制节目出事的消息也层出不穷。

根据过往报道,释小龙助理在录制《中国星跳跃》中意外溺水死亡;何炅曾在录制《头号惊喜》的过程中意外被异物扎伤;张杰参加《王牌对王牌》的录制比拼肺活量,导致大脑缺氧摔倒,脸磕到椅子;李晨录制《跑男》被学士帽的尖角砸到额头,以致缝了9针,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浙江卫视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其综艺板块中的代表节目,“声音”、“演员”不管曾经拥有过多少高光时刻,都已随着大众注意力的转移而逐渐被埋入阴影;曾经的王牌综艺“跑男”和“王牌”,如今也身陷“阵痛期”。

在市场加速迭代、格局不断洗牌的当下,打着“明星牌”和“话题牌”的浙江卫视综艺陷入瓶颈期,它迫切需要新的突破口——为此,《追我吧》应运而生。

一档新的原创节目、加强节目看点、升级难度系数、尽最大力度折腾嘉宾、熬夜熬出新高度……浙江卫视《追我吧》想尽了一切办法力争抢夺观众的注意力,但它却忽略了最应该被珍视的:

眼下,有网友爆料,高以翔事件后,《追我吧》节目停播,总导演总制片均被辞退,卫视全员追责,运动类综艺也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艺人们“搏命”录综艺的背后

这次的艺人猝死事件,除了追究相关节目组的责任,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高以翔是自愿参加节目的,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预期,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怪到节目组身上。

实际上,艺人“搏命”录综艺,一方面是被人设和舆论捆绑。尤其是对那些“竞技”、“健身”类标签深入人心的艺人而言,参与竞技类综艺,既是增大曝光度、扩展粉丝群体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自身人设、迎合公众舆论的“必要之举”。除开某些大牌明星,许多艺人看似光鲜,实则在自身“参与活动”的话语权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艺人经纪+内容制作”一直是最传统的艺人经纪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招募有发展潜力的艺人,与艺人签订长周期、全月协议,以工业化经济模式为艺人提供包装定位、宣传、造星、商务代言、贴身助理等全方位服务。而作为艺人,其有义务履行与经纪公司之间的义务,经纪公司接的活儿需要尽力完成,尽力配合。也因此,不少人将此协议称为“卖身契”。

“成功的艺人就成为公司的赚钱机器,当然,这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你也可以不做,但是资源就这么多,你不做别的团队就会去做,娱乐圈不缺你一个人。因此,大部分艺人会尽力接下有价值的活动,即便不睡觉。”某娱乐圈人士表示,对于屡次拒绝活动的艺人,经纪公司也会进行制裁,甚至是“雪藏”艺人。很多艺人都遭遇过与原东家的解约风波。

这次高以翔的不幸,反映的其实是整个明星行业的工作状况。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理清事件责任方固然重要,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找到问题的症结点,从根本上杜绝隐患,才是是我们现在最应做的。

逝者安息,只愿悲剧不再。

三种方法助你快速使用云测APP,测测你不知道的事儿~还能赚赏金哦!

(1)可在小米、华为、OPPO应用商 店或百度应 用市 场搜索“云测”下 载。

(2)微 信 搜 索小 程 序“云测一下”,随时随地,想测就测!

(3)以上都嫌麻烦?喏,下 载地址在这里:http://yunce2.lanjicloud.com/#/htmlserver/download?userId=240点击下 载即可啦!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欢迎关注、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立场,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