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回顾了一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介绍了2020年度科技奖励改革的重点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重点修订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章程》等规范性文件,在延续已有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奖励法规制度体系,改进了提名方式、规范评审机制、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改革措施。另外还研究制定了专家遴选、授奖指标分配等规则办法。

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持续做“减法”,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今年重点精简提名材料,强化客观材料佐证和诚信承诺等方面改进提名工作,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必备附件取消《知情同意证明》,改为知情同意记录备查和完成人诚信承诺。同时,取消填写论文期刊影响因子,鼓励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强调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第一单位署名为国外单位的论文不能作为代表性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书的“推广应用情况”部分做了较大修改,不再硬性要求开具《应用证明》,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合同、到账凭证等客观材料,将突出奖种区别,国家技术发明奖侧重“应用效果”,国家科技进步奖侧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三年经济效益”由原来固定表格改为文字叙述,更好反映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提名制的实行,相关的评审制度、奖励对象的调整等新方案相继出炉,我们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的认可,但是对照《改革方案》精神及科技界的期待,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法规制度体系还需完善,提名和评审机制改革有待深化,诚信监督和科技奖励绩效评价还不健全等。

这些都不足的地方都成了2020年的工作重点,在新的规则之下,坚决遏制“SCI至上”的难题,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将取消填报“SCI他引次数”的硬性规定,“他引总次数”应明确检索机构使用的数据库。

新的改革将推动中国科研评价的改变,也将推动中国科研工作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