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立于乱世之中,却以铁肩辣手书写了属于他的新闻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飘萍的一生是他毕生理念的最好实践。无论是宋教仁案中将矛头直指袁世凯,还是亲自创办《京报》,于五卅运动中对张作霖、张宗昌之辈的大胆披露和揭示,邵飘萍都不畏强权、不畏暴力镇压。可以说,邵飘萍用铁肩顶住了重重压力,用一篇篇文章为人民书写下无数血泪和汗水。我想,邵飘萍虽死无悔。

查阅资料,学者多以“新闻本位”、“凡是必力求实际真相”、“记者要以品行为第一要素,有斗争精神”、“迎合受众却不盲从”、“新闻机构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来总结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在我看来“铁肩辣手”贯穿其中。

新闻本位即将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到新闻本身来,与新闻为政治教化服务不同,新闻本位是真正的将新闻放置于社会中,是新闻为社会服务。新闻是一把利剑,利剑应刺向要害,针砭时弊才能警醒众生,所以邵飘萍告诉后人的是新闻的责任和担当。回归新闻本质的新闻正是担起新闻人责任的第一步。

而真相是一切新闻的前提,没有事实何谈新闻,如若新闻都弄虚作假,那么芸芸众生又有谁可信,又有谁可托?新闻是社会的发言人,新闻是社会的门面。新闻若是丢了真相,那么公信力何在,社会的颜面又何在?探寻真相,该书写于每一篇新闻报道的上方。

新闻离不开人的发掘,记者将是奋战在寻求真相战场上的先锋部队。所以记者不能掩盖真相,记者不能不揭露真相,这是记者的道德标准,也是记者应该和必须有的勇气。邵飘萍的告诫犹存。如果遇到阻挠是否应该继续追查,如果遭到威胁又是否轻易妥协,当危险降临时该不该置身于世外? “品性”二字是邵飘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是每一个有品性的新闻人的回答。

邵飘萍主张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情状,不能脱离国民的现实生活需要与阅读兴趣。邵飘萍又主张记者担负着教化大众的责任,因而报道该有理性和事实。两个观点看似矛盾,然而置于其“铁肩辣手”的主张下却是清晰明了。新闻是国民舆论的代表者,因此新闻必须走进国民社会,才能写国民所写,书国民所想,扬社会之道义。新闻同样不能失去理性与事实来一味迎合大众,若是丢失了事实底线,新闻同样是弃道义而不顾。因此,新闻人为国民发声,更应为事实发声,新闻反应社会,新闻人该用自己的方式为民谋福祉。

新闻机构的社会效益同样是为国为民的大道之所在。新闻市场化在所难免,然而商业化的进程中新闻人更应该保持初心。谋利不该忘了为民谋利,新闻的社会效益是每一个新闻机构所不能避免又不应该避免的话题,那么何不形成经济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呢,邵飘萍早就为后人们指了一条明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肩辣手”四字仍然振聋发聩,作为当代新闻学子不敢忘记,不能忘记。担起新闻人的社会道义,书写国民心声,服务社会、敢于担当、不畏强权、敢于批判,新闻学子应当铭记,应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