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之时,我对《论语》这部国学经典中的经典似乎并不是特别感冒,正如北大教授李零在序言中所言的“不爱读论语”。至于为何不爱读,原因似乎也有相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论语》,沉浸在脑海中的,仿佛只有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教训,既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也没有告诉你具体怎么去执行,就像在吃饭前长辈突然打下你的筷子,教训一些刻板的人生道理,总有种居高临下之感。而所谓的大道理,经过几千年的流传演变,早日渗透进百姓的日常之中,正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所讲的那样,“《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反复去读,所谓几千条,大概不离“仁”、“孝”二字,并没有展现过多哲学及逻辑的思考,亦无新鲜之感。因此,对于《论语》何以成为圣人之语,内心总有崇古之嫌。而支持有读下去的原因,是作为一位想要研究中国哲学的学生,为了探寻接近中国儒学几千年的源头,以及带来的巨大的思想流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渐渐反复诵读之后,对于《论语》及孔子却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黑格尔曾嘲笑孔子《论语》不过是“处世格言”而已,但在这些表面的处世格言之下,却涌动着孔子对于残酷现实的终极关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在当时原始氏族文化尚未完全褪却,分封社会急剧衰颓,孔子挣脱于混乱之中,用准宗教性的道德为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乃至日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规范而通行不衰,将孤立的个人融入到整个社会伦常之中,这在无论当时还是现世世界都彰显着无比的力量。就如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来自瑞典的17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得出结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除了在对个体的道德教导之外,对于当今国际化世界而言,更显示出包容宽厚、求同存异的和平相处原则,而这也正是中国目前坚持的对外原则。在面对难民问题、全球资源紧张、霸权主义等国际难题时,孔子总能给出满意的回答。在大英百科全书中说:“孔夫子······的思想,深深影响到整个东亚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孔子亦被视为有影响的伟人。”在联合国大厦的墙壁上也有孔子的画像,并抄录了儒家对最高理想世界“大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足见孔子及其为代表的儒家在国际上正产生着超时空地域的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

而对于当下的个人而言,《论语》又有何作用呢?借用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有三:

一、《论语》重视人性情感的教育,重视动物性(欲)与社会性(理)的交融统一。孔子以“情”作为本体,将“情”视作人性和人生的基础、实体和本源,这种“情理结构”是人与动物和机器的区别所在。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孔子以此批评宰子对他的父母服孝一年的主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社会伦理道德构成了每个人与社会的连接纽带,在这种充满温情的交互中确定了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

二、《论语》极其重视道德,它将政治、伦理、宗教三者交融混合于道德之中,因而“内圣”与“外王”得以统一到一个个体之中,“德”成为评价一个人德重要标准。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王忠信,徙义,崇德也。——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凡此等等,数不胜数,可见道德在孔子那里的重要性。对于社会愈加开放,文化更加多元的今天,如何坚守本心,道德自律,我们仍然可以从《论语》之中寻找到答案。

三、《论语》强调“知命”、“立命”,即个性的自我建立,对于个体主体性主动探索追求。〈〈论语·尧曰〉〉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通过不断感悟自我的存在,从而达到与社会、自然共存统一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以多维角度建立了整个和谐包容的文明体系,更确立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的特性——实用理性,而影响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