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国家就开始大力推行薄葬(节葬简葬),其原因是减轻民众负担,破除陋习恶俗的葬法,是和民众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你知道厚养蒲葬的说法其实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吗?

在古代,特别是帝王之家,原先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厚养蒲葬,都是厚养厚葬,每位皇帝在死后也想风风光光的入土。但是在魏晋时期,蒲葬的风气突然盛行,曹操就曾交代过自己死后葬礼一切从简,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曹操如此富有野心的人,竟然主动提出要薄葬。他的后代们也都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定,而曹丕更是推动蒲葬风气的第一位皇帝(也有人说什么曹操经常派遣军队盗别人的墓,取物资充作军饷,而他怕别人在他死后别人盗他的墓,所以就交代死后施行简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厚葬不过是因为''灵魂不死”的思想,在魏晋南北朝中晚期,他们在短暂的承平修整与财富积累后又掀起了厚葬浪潮。社会短暂的安定,让当时相信''灵魂不死"的人们蠢蠢欲动。

人们相信,不死的灵魂会进入''地下”另一个世界。那么多丰厚的陪葬品,会让官阶、地位、财富随之进入''地下世界“,能使逝者在''地下世界,继续享受荣耀与安乐。据《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中晚期各种形式的厚葬已成燎原态势。

其实厚养蒲葬才是尽孝的最好方法,长辈活着的时候,能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比什么都来的实在。而国家也在大力推行这一尽孝方。

出台于1997年的《殡葬管理条例》。民政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国家建立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最大程度满足百姓“逝有所安”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进入新时代以后,殡葬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殡葬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殡葬商品和服务价格虚高,公墓墓位价格贵等因素引发群众不满;违规土葬、散埋乱葬现象时有发生,殡葬改革成果亟需巩固;殡葬管理和执法机制不健全,影响殡葬管理正常秩序等。其实,最突出的矛盾,说白了就是“活人与死人争夺有限的土地资源”。

土地有限,集约利用,科学合理地规划殡葬用地,这是当下殡葬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这次修订在征求意见稿中特别新增加了对于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葬的规范和鼓励措施,倡导节约土地和森林等资源,文明节俭办丧事。在实行火葬的地区,提倡和鼓励以不占土地或者以骨灰格位存放等方式安葬骨灰。在允许土葬的地区,提倡和鼓励以深埋、不留坟头的方式规范集中安葬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殡葬改革试点的寺庙为了响应国家“绿色、生态、节葬”和“厚养薄葬”的号召,把古代只能由达官贵族的供养的福位,面向普通群众开放。只需要捐赠寺庙不过公墓十分之一价格的善款,用于修缮寺庙,就可以获得寺庙回赠的永久使用权的福位。福位可以用于供养神像、牌位、信物、灵骨等。

佛教的福位既和现代社会的政策要求相符,又结合了佛教的孝道和传统的安葬思想——“灵魂不灭”、“往生轮回”。

在一墓难求的今天,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又省去了每过20年都需要向公墓缴纳天价费用的不必要麻烦。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