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还是生意?水滴筹再上热搜

“每天都得‘扫’,5楼到28楼”

“半个小时就能给你办好”

“说白了,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销售,一个地推”

“(每月)最少得35(单),发不完淘汰”

“你是说用于这个(治疗)费用是吧,这个不会调查”

……

近日,有媒体发布卧底调查,显示有人以“志愿者”名义在医院“扫楼”,向患者推荐水滴筹筹款。每单最高提成150元,并称“没谁会做亏本的买卖”、“这就是消耗社会的爱心值”。调查显示,“水滴筹”口头询问患者诊疗费用缺口、财产状况,而不加以查实的情况大量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筹款顾问地毯式扫楼,基本一下午扫大半个医院。他们挨着病床问病人困不困难,需不需要筹款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志愿者”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末位淘汰……

此外,拍客卧底还发现,地推员们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引导网民更多捐款,地推员们还有一套求助故事的固定模板,有了这套“独孤九剑”,求助者无论文化水平如何,都可以写出让人涕泪俱下、五内俱伤的求助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滴筹的“黑历史”

“没谁会做亏本的买卖”。这是网曝视频里水滴筹筹款顾问的一句原话,同时也揭露了水滴筹这次暴露的问题所在,那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慈善还是慈善吗?

网友热议

我的艰辛试管双胎之路:以后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筹不到钱

醉翁不喝酒:国人真能。这个钱也挣。地推人员你们住院了。别忘了给自己办个套餐

一只大美萌6:我选择中立吧 因为的确有一些人患病但是不知道如何筹到钱 如何向大家伸出援助之手 扫楼出发点是未来个人业绩的完成 但是相应的和帮助了很多病人们筹钱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套路发展 如果都任其发展 那公司早倒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爽张恒分手没有:社会人太多这样以同情心骗钱的,搞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

你的小祖宗不高兴了00:水滴筹里面,有房有车有存款的,都在朋友圈里圈了不少钱了。那些家里什么都没有的,朋友圈可能人少钱少,反而筹不到几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也不是水滴筹第一次引起争议了。

之前就有南宁一母亲利用水滴筹众筹25万救女,却被曝有几套房产,其女出院后还爆粗怒怼网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杭州萧山一女子以父亲胃癌为名,众筹20万,但之后却在微博炫富,被质疑“诈捐”后原路退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引起最广泛关注的还是“吴鹤臣众筹事件”。德云社演员吴鹤臣脑出血住院,家人为其筹款100万,还在资料上勾选了“贫困户”标签。

之后却被曝出吴鹤臣本就是北京人,家在北京两套房一辆车,还有大病医保,甚至在吴鹤臣住院后其妻子还买了华为最新款手机P30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这些“诈捐门”事件,此次的“扫楼推广”显然性质不同。如果说之前的各种“诈捐”事件,水滴筹作为平台方仅仅是审核不严,属于尚可原谅的无心之失,那么这次水滴筹则无疑涉嫌主观层面上的“犯错”。

而在事件发生之后,11月30日,水滴筹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由总经理牵头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排查,并解释说筹建线下服务团队(地推)的起因是为了服务一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

水滴筹回应线下筹款“顾问”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盈利难”,老大难

不可否认,水滴筹作为一种互联网生态下公益慈善事业的创新模式,对确实需要救助的患者,通过平台发布求助信息,社会爱心人士点点滴滴相助,帮助患者渡过难关,这是很好的初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但是以“扫楼”向患者推荐水滴筹,这一方式,无论“志愿者”说没说这是“买卖”、这是“消费社会的爱心值”,行为上已经客观形成了“消费爱心”的事实。

何况,关于众筹平台的乱象还远不止于此。事发后,有媒体陆续揭开众筹行业背后的“黑色产业链”:造假的病历及众筹文案,竟与平台审核“无缝对接”,得以最终呈现在公众面前,吸收大量捐款。通过众筹平台骗捐、诈捐的案例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导致这些乱象的,归根结底,还是互联网互助公益平台一向的盈利难问题。

在水滴筹之前,包括轻松筹在内的一批筹款平台,都会收取2%的手续费。此后,由于这种商业模式饱受争议,轻松筹于2017年5月宣布对个人大病求助实行零手续费,这意味着其必须寻找其他盈利途径。

2016年8月,轻松筹拿下保险经纪牌照。同年,轻松保正式上线。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产品销售平台,轻松筹试图通过为用户提供“事前的健康保障方案”来获得盈利。

轻松筹的发展相当迅速,上线两年后,便与包括泰康在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官方称,其投保用户突破1500万,实现月复合增长率超过50%,单月规模破3亿元的成绩。

2019年7月,轻松筹对外宣布,平台旗下用户突破6亿,总筹款金额突破360亿元,并且收获了相对的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水滴公司,其成立于2016年4月,水滴公司从互助保障切入,旗下拥有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三条核心业务线。

据了解,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的第一个业务,其产品模式为,用户花9元成为会员,180天观察期之后,能够享受相应的赔付权利。当加入平台的用户患上癌症时,最高能获得水滴互助的30万元赔付,范围涵盖了50种。

赔付的资金,则由平台用户平摊,数据显示单人单次分摊不足3元。

这一运营模式,意味着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平台会员,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实现盈利。

然而,即便水滴互助三个月砸下1000万元推广费用,会员也才刚刚突破100万,流量困境日益凸显。

紧接着,水滴筹启动了水滴筹项目。与轻松筹一样,滴筹从一开始,就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筹款所得资金全部归筹款人,且需承担用户提现时微信收取的手续费,整个业务处于亏钱状态。

不过,依靠免费模式,水滴筹获得了巨大的流量红利。在此基础上,2017年5月,水滴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入局保险业。

2019年3月,水滴公司完成B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近5亿人民币。根据相关报道,上线2年来,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200万客户,合作的保险公司数量超过60家,推出超过80款保险产品,单月新增签单保费规模超过7亿元。

即便数据如此亮眼,截至目前,水滴平台仍未摆脱盈利困境。

据悉,国内互联网保险业务经历了初期迅猛增长,重归冷静。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保险全年保费收入为1835亿元,同比下滑20.2%。2018年上半年数据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在这种情况下,水滴筹唯有持续获取流量,才有可能在规模效应下,最终实现盈利。而水滴公司团队的强项,恰恰便是地推。

据此前相关媒体报道,水滴筹的地推人员不分时段,不分科室地给每个住院患者推销水滴筹业务,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如今,水滴筹又爆发新一轮舆论危机,丝毫不让人意外。

总之。作为众筹平台,水滴筹承载的不只是求助者生的希望,也是爱心人士的满满温暖。这次的“扫楼”事件,对其来说未尝不是一次完善制度的契机。除了加强团队培训、完善推广制度,如何建立起良性的公益+赢利模式,对于水滴筹的长远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对于大众来说,客观看待公益和赢利的关系,支持公益机构的正当赢利需求,同时做好社会舆论监督,促使有公益性质企业能够越做越好,亦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两种方法助你快速使用云测APP,测测你不知道的事儿~还能赚赏金哦!

(1)可在小米、华为、OPPO应用商 店或百度应 用市 场搜索“云测”下 载。

(2)微 信 搜 索小 程 序“云测一下”,随时随地,想测就测!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欢迎关注、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立场,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