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仅是匈奴,诸如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南下是,并不是将汉人全部杀死,很多时候是希望生擒的。至于生擒的汉人,大部分会给他们分配妻子,让他们留在部落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为了降低对方抵抗情绪。第二、学习汉民族先进技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增加人口数量。

首先需要说的是,历史上不仅仅是匈奴人优待掳掠的汉人,汉人也会优待掳掠的匈奴人。

在秦朝之后,匈奴崛起北方草原,一度威胁到新生的汉帝国。当时,强盛的匈奴不仅统一了草原,而且还击败了东胡,赶走了月氏,迫使了西域诸国臣服,势力可谓是空前强大。

这时,刚刚建立汉帝国的刘邦决定统帅大军北伐。但不料却发生了白登之围,从此之后,汉帝国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亲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匈奴人虽然接受了汉帝国的公主和礼物,但始终在不间断的南下劫掠,在这一过程中,汉帝国也会生擒或者策反一些匈奴人。比如,汉景帝时期有五个匈奴王投降,汉景帝立刻册封了这五个人为侯爵;

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後。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史记》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匈奴王徐卢等五个人投降后,汉景帝想要封侯。当时周亚夫表示反对,不过,汉景帝最终还是将他们五人封了侯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其中的原因,第一、分化匈奴人内部势力,降低匈奴人抵抗情绪。毕竟这五个人是榜样,其他的匈奴人看到投降之后不仅不会被杀,反而还会封官拜爵,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动摇,甚至在作战的时候也不会拼死反抗了。

同理,匈奴人也是如此。他们在生擒了李陵、苏武、张骞之后,给了他们非常好的生活条件,目的就是以他们为榜样,希望中原汉人可以投靠匈奴,借此以壮大匈奴人的势力。

再有、匈奴人优待被俘汉人,也想借此学习汉人的先进技术。

当时,由于汉族百姓掌握着先进的冶铁技术,军队制造、装备的武器相比于匈奴人先进太多,也因此,汉族一个士兵的战斗力等于五个匈奴士兵;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汉书》

也正是这个原因,匈奴俘虏到汉族百姓后并不会杀死,毕竟他们也希望俘虏的汉人能够为他们服务。

当然,汉帝国俘虏匈奴人后,也有向他们学习的目的。比如汉武帝时期,霍去病俘虏了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就被汉武帝封为了御马监。

总体来说,双方都希望得到对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这种竞争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不断地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增加人口数量

先说一下,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观念比较开放,其目的就是繁衍人口,毕竟人口是争霸的基础。另外,偌大的草原上,地广人稀,所以,让部落发展壮大成为了每个人的共识。

在这种情况下,北方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收继婚制度。

所谓收继婚,就是女子的丈夫死后,其兄弟或者子侄全部继承他的老婆(儿子除生母之外全部继承)。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记》

另外,在古代游牧民族的思想中,婚姻是没有辈分可言的。

有时候,父子二人是可以同时娶姐妹二人为妻的,而且不同辈分的两个女子也可以同时嫁给一个男人。比如,成吉思汗和其子拖雷同时娶了王罕的两个女儿,另外,成吉思汗的妹妹帖木仑和女儿火臣别吉(射雕英雄传中华筝原型)也都嫁给了成吉思汗手下的将军孛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出于增加人口数量的考虑,北方游牧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环境下,诞生了相对淡泊的婚姻观念。也因此,在游牧民族南下俘虏了汉人之后,他们也会给俘虏的汉人配备妻子,让这些人可以在部落里繁衍生息。

当然,为了增加人口,游牧民族不仅会南下劫掠汉人北上,也会主动吸引。比如宋辽时期,辽国为了稳定幽云十六州,主动降低了赋税,而且还会给那些北投的宋朝百姓免除几年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