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农民干起的皇帝,刘邦大小也是一个亭长,而且刘邦造反的时候,手底下还有一批囚犯,但朱元璋起家的时候,真是一无所有,除了一生破烂衣服,也就只剩下三年乞讨留下的阅历了。有关朱元璋的民间故事有很多,有人说朱元璋长相奇特,天生就是皇帝命,还有人说朱元璋脚底板有七个黑痣,总之,在各种有鼻有眼的民间传说里,朱元璋等当上皇帝,全都靠命好,那有没有这样一个万一,朱元璋能当上皇帝,万一就是靠他自己呢?

朱元璋这个穷到靠要饭活命的和尚,他能改变自身命运,当上九五之尊的皇帝,九分靠他自己的本事,还有一分靠命。那朱元璋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又是如何一步步登上了高位呢?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相貌,而是思想。穷人要想改变命运,单靠努力远远不够,唯有转变老旧的思想,才能获得重生。制约穷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老旧的思想,狭窄的视野和不够高的格局。

教育和读书是扩展视野最便捷的方式,此外还有一个方式,也能达到锻炼思维和扩展视野的目的,那就是阅历。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朱元璋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就是从皇觉寺从来后四处乞讨的那三年。这三年里,朱元璋一路感受人情世故,一路思考,一路改变。1345年,年仅17岁的朱元璋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等地,东经亳州,于1348年回到皇觉寺。这三年的行走和思考,他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他看事情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

接到儿时好友汤河的信后,朱元璋走上了造反的路。朱元璋从大头兵开始干起,打仗时,朱元璋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异常出彩的朱元璋,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青睐,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在军中的时候,从不贪功也不贪财,缴获战利品后他都献给郭子兴,得到赏赐又把东西分给战友。说朱元璋不贪,不如说朱元璋看得远,他根本瞧不上这些。只有舍弃这些小功小利,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懂的取舍,眼光长远,这是朱元璋第一个优点。

朱元璋借助郭子兴的平台,努力成长。1353年的时候,朱元璋见濠州城中的五位元帅都没有什么大志气,便决定组建自己的部队,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共募集了700多位士兵。后来朱元璋离开濠州时只从中挑选了二十四人,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心腹徐达、汤河、郭英、周德兴等人。滁州是朱元璋自己建立的根据地,在滁州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基本完善了自己的核心团队。

朱元璋对自己的部下很了解,他们有什么特长,适合什么样的位置,朱元璋都能做到心里有数,李善长负责政治工作,徐达负责统帅三军,常遇春擅长先锋的位置,朱文正极为擅长防守,李文忠擅长奔袭,邓愈擅长抚慰士兵。知能善任也是朱元璋一大优点,一个出色的领导,不仅要自己能力强,还能调动团队的最大战斗力。

在乱世,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必然能有一番作为,朱元璋也是靠着这些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要想在乱世中与其他势力争雄,单靠这两点还不够。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都比朱元璋发展的好,尤其是陈友谅,不仅心狠,眼光还毒。当朱元璋占据金陵,势力还不算雄厚时,陈友谅便已经预见到朱元璋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他不仅放下身段要灭了朱元璋,还要联手张士诚一起动手,如果没有朱元璋,陈友谅将会是元末最有希望吞并天下的人。

在与陈友谅的对决中,朱元璋尽显自己的英雄本色。在战争的一开始,朱元璋召集众将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有人提议先与弱小的张士诚决战,再与陈友谅对决,还有的人提议干脆投降,或者从金陵撤走,总之没有人提议要先和强大的陈友谅硬碰硬,除了刘伯温。其实朱元璋早有腹案,张士诚没有野心,不足为虑,逃走和投降都是缓兵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唯有和陈友谅硬碰硬,才有一线生机。朱元璋和刘伯温不谋而合,并不是刘伯温有多厉害,而是朱元璋早有决断,有大局观,也敢赌。

朱元璋有超乎寻常的军事直觉,也有大魄力,这才是朱元璋变龙的关键所在。懂得取舍,知能善任,还有大魄力,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非凡人。强者说自己的成功都是命好,这只是谦辞,听听就算了,如果你真当真了,才是真的傻。

参考资料:《明史》、《太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