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目的地一入冬便进入“冬眠”模式,部分景区、酒店甚至关门歇业,造成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大量闲置。冬季旅游产品主要集中为一冷一热,向北体验冰雪,感受寒冷;向南避寒,追求阳光沙滩,还有很多地方以温泉作为亮点。但整体来看,冬季旅游产品相对单调。那么冬季的冷资源,如何进行热开发,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呢?

从市场对接情况看,冬季游客的消费依然旺盛,尤其对于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户外活动受限的民众而言,亟需适合契合需求的冬季旅游产品。冬季旅游产品创新,总体来说是各地要分区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北方重点构建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南方重点发展避寒旅游产品,同时全国各地可以适度发展室内冬季旅游产品。具体如下:

1. 是借助大数据等手段,更好地分析游客冬季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以此作为本地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指导,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冬季旅游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是把握旅游市场年轻化、散客化的特征,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具个性化、体验性、参与性的冬季旅游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是结合各地的资源特色,以室内产品为突破口,冷暖相映,即注重室内和室外旅游产品的组合,如室外冰雪旅游活动与室内温泉、SPA康养等的产品组合,同时加大对冬季室内文创、娱乐、体验性活动及旅游产品的打造,减小季节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影响;同时通过民俗活动来带旺当地的人气,用多姿多彩的不同民族生产、生活、服饰、娱乐等要素的展示体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是要以产业融合新业态为切入点,依托独特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旅游特色资源,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的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避寒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等冬季旅游优质产品,同时深度挖掘地域性和民族性节庆中的文化内涵,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展示、历史文物展览、科普科学宣教等特色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以满足广大游客不断增长的冬季旅游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是动静结合,即在传统冰雪体育运动产品基础上,配套相应购物、美食、休闲等服务,让旅游行程张弛有度;要完善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探索个性化需要,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游客感受到“物有所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是昼夜交替,即注重冬季夜间旅游活动,开展灯会、庙会等节庆活动丰富全天活动内容。提升冬季旅游产品的品质,丰富产品内容和类别,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旅游者感受到“物有所值”,乃至“物超所值”,以高品质降低旅游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怎么办?

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