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到生活环境、生活设施,涵盖了关于民生需求的种种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着力改善与重视程度,脱贫政策顺应民心的同时也真正响应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老百姓对这一项深入民心的政策拍手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也就是说,还有4335万人,年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年收入2300元是什么概念?不过是一部最普通的国产手机。2017年末,在中国13.9亿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按这个数据贫困发生率为3.1%,单看逐年在减少的贫困数据,媒体一致的声音为:2020年后中国就没有穷人了?

现在处于精英阶层的很多人,正在慢慢丧失对社会底层的共情能力,以至于越来越不理解普通人的苦难。你生活富足,所以你不知道,还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最最基本的生存挣扎,这只能算是“活着”。在你不了解的地方,有太多你未曾想过的心酸。但真正的现实是,很多深陷贫穷的人,根本没时间考虑出路,考虑未来,因为单是活着,就已经耗费了他们全部的力气。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硬性的政策必然导致很多贫困户“被脱贫”。根据记者的走访调查,在众多贫困县有很多的贫困户收入并未达到脱贫标准,为应对巡视组“回头看”,这些贫困户接受了村干部和扶贫干部的提前安抚,对于巡视组的入户排查关于助贫工作的调查中,贫困户按扶贫干部提前安排好的台词“背书”式进行应答,这就导致了很多不符合脱贫标准的贫困户“被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有的贫困县一些贫困村,因为贫困户对于国家扶贫政策的不解与信息的滞后,村干部侵吞扶贫资金的现象依然存在。按照扶贫资金去向的严格政策须落实到个人,而实际情况是村里所有贫困户的实名储蓄卡全由村干部一人掌握,扶贫资金是进入了贫困户的账户中,但是他们并没有领取到这些扶贫资金,或者是只拿到村干部象征性给予的少部分,这些扶贫资金大部分被村干部侵吞。还有一些地方的贫困村,农村的基层政权被家族势力把控,其中很显著的特征为:利用家族势力排除异己、培植亲信。当农村基层政权被家族势力侵蚀,必然导致村集体财产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被侵吞的风险,对于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恶果,所属乡镇的主要领导难逃其责。

记者走访了诸多的贫困村,原本应该出现在村民公示栏的村务支出、以及扶贫资金落实明细表被藏着掖着。还有那每年各村的转移支付款,乡镇以各村委的名义花了多少也始终是个不愿告人的秘密。整村提升做了面子工程肥了个别乡镇领导,按照整村提升的要求,旨在助力贫困户脱贫,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劳动增加收入,而大部分的整村提升工程均是由个别领导指派个人来完成,即使有进行招投标的也是存在虚假招投标,这些远远高于预算造价的利润进了哪些人的口袋?

有村干部声称:“只要是下拨到各村的扶贫资金,只要一经过乡镇必定要被克扣”,这也就是有的村干部敢直接和乡镇领导叫板的原因,本就合穿一条开裆裤,只要口径一致、利益共享,那谁来监督谁?

记者:筱雨菲 责任编辑:冯兴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