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的设计水平也不断提升,大师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次随着日本东方艺术设计研习营的步伐,从大阪到京都再到东京,参观学习了很多日本的建筑代表作品,通过导师和讲师的解读,让我对日本的设计细节,设计中传达的人文思想和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美月

东易日盛装饰

墅装专家设计师

设计理念:好的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反复推敲。

日本设计的细节之美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国土面积狭小且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他们的设计能够把细节做到极,细微末节更是考虑的甚是周到。

下面,我就把研习中的所看、所思与大家进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随处可见的建筑,但墙面与地面石材的咬合十分细致,木板的切割非常考究,使之于石块的贴合近乎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类似风铃的垂条,实际是雨水的导链,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链条流下,形成好看的水柱,既美观又实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生间的死角处理美观又实用,切割完美,收口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扶手的完美转角,体现日本工艺的细致,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建筑中屋顶的木皮或毛草,切口非常整齐,细节尽显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水都在无形中完成,让整体建筑具有整体的美感。

京都近现代建筑巡礼,感悟日本设计的“守、破、离”

京都美术馆

从知恩院一路走来,我们首先来到京都美术馆,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是田健二朗,于1933年建成。由于经历了百年历史,内部设施老旧,空间有限,所以日本政府决定于2017年进行改造扩建,操刀这次改造的是建筑师青木淳和西泽澈夫。在传承中创新一直是日本建筑师所擅长的,他们能够让传统延续的同时,让建筑焕发新的生机,拥有智能、便捷的使用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改建的京都市美术馆,已经快接近尾声,看似变化不大,但细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改建前门口只有一个很开阔的广场,没有导向性,会造成很多人聚集和拥挤,参观者只能站着排队,人性化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做了一个有坡度的下沉式广场,在不破坏原建筑基础上,入口改在地下,从地下室出入,人群不会聚集在广场门前,而是隐藏在地下出入口,非常巧妙,不仅会给人们便捷舒适的体验,也让整体建筑更加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斜缓坡自上而下,上下都是通透玻璃。犹如半透明的飘带,又如漂浮于空中。看似无心,实则独具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保留着原有建筑基础上又为之增色不少,由此让我想到贝聿铭设计的法国罗浮宫玻璃房的入口,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京都会馆

由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会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川国男的设计主要学习勒·柯布西耶,多是充满活力的大型朴野主义建筑群,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使用混凝土作材料的设计特色。他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在柯布西耶的作品里找到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层挑空,上部盒子结构,但是又在后来做了突破,上翻的沿口又代表日本特有的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水细节做到了极致。

纵观日本的设计师,在传承前辈上做到了“守”,又经过自己的深度思考又在前人之上做到“破”,研究极致之后做出不同的东西达到“离”,最终成为后人膜拜的大师。这就是日本设计中的“守、破、离”,值得我们设计从业者思考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受自然与艺术共生的设计——POLA美术馆

路过美丽的富士山,我们来到了位于箱根地区的POLA 美术馆,它是由日本日建设计公司的安田幸一先生设计的,于2002年9月开业,馆内共有9500件收藏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全部是POLA 集团会长铃木常司的个人所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OLA美术馆体现了自然与艺术共生为主题的设计内涵,它与周围丰富的大自然相协调,让人身处建筑中,也能够触摸自然,与自然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景运用很极致

美术馆在设计上强调光的效果,在展示与保护的结合上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馆内全部采用最新的光纤照明器具,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艺术品,还能够带给人非常好的观看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见设计的不同与相同,设计之路,永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