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生擒关羽的东吴名将是孙权的发小朱然,虽然他在演义中被罗贯中黑的非常惨,但这并不影响他曾“威震敌国”,而且在他去世一千七百多年后轰动了整个日本,后来,日本NHK电视台还为了朱然两度拍摄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三国,我们第一印象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演义中,为了凸显蜀汉人物的正统与光辉形象,很多蜀汉政权之外的英雄人物就遭到了罗贯中的抛弃,甚至是蔑视,朱然也不例外。

在演义中,朱然一共出场两次,第一次是吕蒙白衣渡江时,朱然作为吕蒙的部将,和潘璋一同擒杀了关羽。然而,第二次出场就倒了大霉,在夷陵之战中,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而归。此时,朱然率军追击,结果被赵云拦截,双方仅交手一个回合,朱然就被刺杀。

看到这儿,大部分人觉得朱然很菜,简直就是个草包,连抵挡赵云一招的本领都没有。

不过,演义并非历史,正史上的朱然不仅不菜,反而非常勇猛,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另外,他也不是死在赵云枪下,而是活到了68岁,寿终正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史上的朱然

朱然本名施然,幼年时过继给了舅舅朱治为子,改名朱然。过继给朱治之后,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成年之后,孙权提领江东,朱治也依靠着这一层关系成为了山阴令,加折冲都尉,管理五个县的区域。后来,朱然又做了临川郡太守。

当时,正值临川郡山贼四起,所以,孙权给了朱治两千兵马。没有想到的是,朱然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这让孙权惊讶不已,也因此,朱然开始了军旅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219年,朱然跟随吕蒙攻打荆州,在临沮生擒关羽,孙权闻讯后,加封了朱然为昭武将军,西安乡侯。后来,吕蒙病逝,孙权让朱然代替了吕蒙的位置,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中,朱然和陆逊合击刘备,迫使刘备退回了白帝城。此时,东吴很多大将建议孙权乘胜追击,吞并川蜀,但朱然和陆逊意见一致,认为曹丕居心叵测,定然会向荆州地区用兵,应该立刻召还大军防备魏国。

一段时间后,曹丕果然派遣了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人围攻江陵。

此时的朱然仅有五千士兵,所以,孙权派遣孙盛、潘璋、杨璨等人支援朱然,但都被曹真、张郃等人击溃。

在这种士兵匮乏,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朱然毫不畏惧,妥善安排防御,激励士卒,还乘敌人疲惫的时候主动出击,攻破了两个军营。最终,曹真、张郃在僵持了六个月后被迫撤兵。也是因为这一战,朱然的大名“威震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岁月中,朱然依然奋斗在一线战场上,立下了无数战功,受到了孙权极高的礼遇,

公元249年,68岁的朱然病逝,孙权素服举哀,极为伤心,以此可见朱然在孙权的心中极为重要。

朱然去世后,他被葬在了自己的家乡,也就是如今安徽马鞍山雨山乡,千百年后,这座墓葬重见天日,他墓内出土的文物也轰动了整个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然墓内文物

1984年6月,一个工厂在进行基建时发现了朱然的墓葬,随即,安徽省的考古人员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经过发掘,墓内出土了漆木器、瓷器、陶器、铜器在内的物品共计140余件,其中,漆木器超过了一半以上,另外,这些漆木器上面,大部分都有彩绘人物故事以及动植物纹图案。

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样格外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那就是漆木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日本人一直对木屐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在他们的认知中,木屐是他们本民族的发明创造。为此,日本还曾计划将木屐向联合国申遗。然而,这一次朱然墓中的漆木屐出土,向世界证明了木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所以,这次事件狠狠的打了日本人的脸。

后来,这件事在日本引发了强烈关注,所以,日本NHK电视台曾两次前往鞍山,拍摄了纪录片《三国万里行》和《中华五千年》。纪录片播出后,不少日本机构邀请我国将文物带到日本展览,所以,我国也带着部分文物到了日本巡回展览,这件事也受到日本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此,人们也认清了木屐的起源,改写了日本木屐的历史,意义极为重大。

最后说一下,我国发明木屐非常早,今天的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我华夏先民已经开始穿着木屐。而且在良渚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两件四千多年的木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各种文献记载中,木屐也一直是古人常见的足衣(足衣;先秦泛指鞋袜,汉代以后,足之内衣称为袜,足之外衣指鞋)。至魏晋以后,木屐开始传入日本。因为木屐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泥水溅湿脚面,而且也可以防止脚气产生,所以,在潮湿的日本迅速流行开来,成为了日本必不可少的鞋子,一直延用到了今天。

不过,在中国,由于宋代以后的中原女子大部分裹脚,而且男子也只有雨天的时候穿着木屐,所以,木屐逐渐被一些更舒适的布鞋、皮靴取代。当然,在我国一些相对偏远潮湿地区,木屐一直延用到了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