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将日本映画《忍之国》(又名:忍者之国、忍城之战)再次观赏一遍。故事内容为天正九年(1581)织田信长派兵攻打忍者领地伊贺国的事件。这次信长入侵伊贺计划,喜欢日本战国史的朋友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是信长统一天下的“天下布武”的一环;另一派则认为信长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帮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武田信雄擦屁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天正七年(1579)九月,织田信长的第二子信雄私自发动攻击伊贺的军事行动,但兵败而回,高贵的武士竟然败于卑劣的忍者之手。这令信长十分恼怒,严令斥责鲁莽儿子冲动妄为。但生气归生气,这个笨蛋毕竟是亲生儿子,儿子的失态看来必须由老父来收拾残局才行。另外,也有人会想到信长出兵伊贺,是因为那里是忍者之国,都是危险分子,于是信长也将计就计的进行消灭。

其实,战国时代的忍者虽说有类似现今特务人员的性质,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忍者形象是被刻意美化并夸大,并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神奇,什么上天遁地,五行幻化,都是明治维新以后人们想象而来的产物。真正的忍者也就那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伊贺国的武士领主也不全是忍者(上忍),伊贺国因为地理上位处群山包围的盘地,的确有利孕育出忍者这种特殊职种,但这个职业集团只不过是伊贺国的一个独立体存在,并非所有伊贺国的人都是忍者。到了江户时代,由于伊贺忍者的名气,不少身手不凡的人也自称自己来自伊贺,久而久之就让人觉得伊贺的人都是身怀绝技的职业忍者。

那么,这次织田信雄的入侵行动又是什么一回事呢?其实有关信雄入侵伊贺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按照后人撰写的历史来解释,即信雄为了个人的荣誉以及扩张欲望才会入侵伊贺国。另外史学家认为信雄是个十足的愣头青,根本就不会用脑子做事。这才导致了织田家损兵折将并丢失颜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细细来看这段历史的话,也许信雄没没有那样差劲。信雄进攻伊贺确实看上去时机不对,而且战略不正确,但并非毫无道理。信雄当时刚得到父亲信长的帮助,成功继承了北伊势名门北畠家的当家,并且将已经退隐的“义父”兼岳父北畠具教杀掉,而后由自己继承北畠家的地盘。

不过,杀掉了北畠具教,不代表整个北畠家就由此听凭信雄及织田家的摆布,不少反对信雄的北畠一族逃到熊野、伊贺等地。此外,那时候也正值本愿寺、毛利家及足利义昭等大名联手对抗信长之时,这些北畠残党便跟反信长势力联手,在边境地区等待反攻机会,联合形成“第二次信长包围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信雄攻击伊贺,其实可说是反击“信长包围网”的一环。只不过,当时父亲信长及哥哥信忠正在攻打叛变的荒木村重,信长期待各地部队出兵助战,而信雄却在这个时间冒然向伊贺出兵,结果失败而回,这不能不使得信长恼怒。因此,信长写了一封长信给信雄,痛责信雄之轻率之鲁莽,并且说这件事情已经影响到父子之情。

不过,信长的书信中还是有“原谅”二字,信长太过于偏心这个长相俊美的儿子,在他眼中信雄不过是个22岁的小男孩。信雄虽然被严斥,但两年后的天正九年,信长消灭了敌对势力,终于可以腾出手的时候,便下决心给信雄一次机会,让其从“信长公最窝囊的儿子”这个坏名声中解脱出来。于是让织田家精锐出动,四面围攻伊贺国,配合伊贺国作战的领主有部分一见大事不好赶紧率先倒戈。此时以信雄为首的大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完全征服了该地。信长亲写手谕严命周边领主一旦发现逃脱的伊贺国领主或者忍者,必须一律斩杀,反藏匿者,必讨伐之。据记载,这次征服战约有数百人被织田军杀害,其后也有逃亡的领主被追杀。(歼灭数百人就算大胜利,由此日本战国时代的战斗人数多么稀少吧。如关原合战那样的大战真的太罕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件也深深地在伊贺国人心中留下烙印,在江户时代的地志、军记中都重点提到信长一度“灭亡”伊贺的故事,但其实被迫害的只有反信长派的领主,其他领主则得到信长的赦免,他们大多都继续留在当地,后来在江户时代成为藤堂高虎的津藩成员。

如今,伊贺忍者形象被粉饰成英雄形象,并且拥有神乎其神的忍术。其实在日本历史上,忍者不过是卑劣的“外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