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植物肉供应商正在进军中国市场。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研发,美国的植物肉对真肉的模仿已经相当完美。现在,植物肉供应商希望获得政界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肉类消费供不应求的压力都不会像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这样巨大。中国人的肉食品消费几乎占全球肉食消费的三分之一,是美国消费量的一倍,并且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因为中国的人均收入目前才刚刚达到保加利亚的水平。

肉食消费多是新兴中产阶级的地位象征。这也是为什么肉类供应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的原因。早在危机发生之前,中国就在寻找一种能够得到市场接受的肉类替代品,因为当时就已经感觉到难以保证肉类供应价廉量足。有明确迹象显示,传统猪肉将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北京政府鼓励人们用大豆、豆腐和其他植物蛋白研发人造肉。早在2016年政府就已经宣布,到2030年将百姓的肉类消费量减少一半。但是,这一话题并不像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那样成为政治中心议题。不过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无肉市场的激烈竞争

除了政治稳定之外,人类健康、气候保护,甚至善待动物如今也成为中国人关注的话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大食品初创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目前正在给中国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尽快开发自己的产品。在发展人造肉方面,美国人已经远远走在中国人的前面。Impossible Foods公司在2016年便已推出了"植物肉汉堡"(Impossible Burger),现在植物肉汉堡已经上了美国最古老的汉堡连锁店"白色城堡"(White Castle Burger)的菜单,并在连锁快餐"汉堡王"(Burger King)的60个分店出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eyond Meat公司是今年最成功的美国股市上市股票之一。尽管股价现在下跌了68%,但74美元的价格仍远远高于25美元的发行价。大多数银行看好这只股票。这两家美国公司目前仍在中国寻找业务合作伙伴,同时等待中国食品管理当局绿灯放行。他们希望能够在明年年底前在中国站稳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Beyond Meat公司生产的人造肉以假乱真

中国人正在慢慢赶上来。其中齐善食品公司是最有前途、同时也是最传统的植物肉供应商之一。这家英文名称为Whole Perfect Foods的食品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深圳。那时候,西方的素食主义仍是小众现象,在中国更是寥寥无几。

齐善公司的创始人余昭德是一名佛教徒,因此是素食者。他从中发展中出一套生意经。目前他的公司提供300多种产品,比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加起来还要多。其中包括素鲍鱼和素生蚝。余昭德的企业去年销售额达到4460万美元,相当于Beyond Burger的一半。而这一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联合高校进行无肉研究

在过去几个月里,余昭德和电商平台阿裡巴巴联手,并与在中国拥有400家分店的美国连锁零售巨头沃尔玛达成协议。后者可能成为齐善公司进入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的敲门砖。多年以来,齐善公司的产品出口到葡萄牙、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我们每年都会为新产品进行3到50种研究,"该公司市场部经理周启宇表示。"今年我们与地方政府联合,在深圳大学开设研究所,研究如何更好地分离大豆蛋白并进一步开发其他的植物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齐善的目标是将产品线延长到传统食品领域,比如素饺子。还有既能煎炸,也能用来煮面的植物肉。中国植物肉生产商早就已经掌握技巧,让他们的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的烹调方法。

相比美国人而言,中国人还有其他三项优势。他们的市场和行动压力要远大于其他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是汉堡爱好者,而中国政界对于肉类替代品议题的支持则是前所未有。素肉在中国也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唐朝佛教兴盛时期。当时佛教徒就已经发明出以假乱真的肉类替代品,并经过历代完善,从大豆做成的素鸭到面筋制成的熏鱼,无所不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上去吃上去都像汉堡,但完全没有肉类成分

素肉在中国尽管还没有成为潮流,但如果中国的植物肉供应商能够让他们的餐食在年轻都市人群中流行起来,这一古老传统就有能力,成为世界性的软实力。中国的"假肉"必须成为流行文化的支柱之一。商家们不能仅仅诉求于素食者,而应该征服吃肉的主流民众,但与此同时不能让他们感到受到道德压力,必须完全放弃肉食。类似Beyond Meat那样的美国公司其实也是采取这一策略。因为他们在美国顾客中,也只有7%是彻底的素食主义者。

猪瘟之下动力更足

自从今年中国爆发猪瘟疫情后,政治压力更加升高。能够经受高温烹煮和低温冷冻的猪瘟病毒从中国东北部扩撒到全国各地。数百万头不得不被强制宰杀。中国今年从国外进口数百万吨猪肉,以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稳定价格,抑制通胀,政府甚至动用了2007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建立的"猪肉战略储备"。中国猪肉短缺甚至影响到德国的猪肉价格。而在中国,猪肉价格比去年上涨168%。猪肉消费同时拖累了卫生体系,因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迅速增加。

这一改革压力不但在中国出现,亚洲其他地区同样如此。市场研究人士预计,2023年亚洲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植物类肉替代品市场。

食堂里今后只有植物肉?

现在只缺良好的市场营销措施。在中国可能会容易一些,因为从传统上来说,中国人对于植物肉的接受度就要高于美国人。将近9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购买"假肉"。美国只有75%。这是美国期刊《可持续粮食系统前沿》(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所得出的结论。现在该行业正在等待来自政府方面的信号:正如此前不久的决定,政府机关只能购买中国国产电脑设备,他们也可以争取让中国的国有食堂只提供植物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