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流逝,在诗人词人那里有更深刻的感知。李煜最著名的几首词,与季节流逝都有很强的联系,他在《相见欢》里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在《浪淘沙令》里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忆江南》里有:“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亡国之后的词作里,李煜总在叹春光美好却太短暂,这就正如葬送在自己手中的国与家,那一世的繁华皆如春花般易逝,充满了无限的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煜剧照

可在他更为人所称道的一首词里,他却不再对这美好春光的易逝而感到叹惋、留恋了,开篇七字直接道出对春花秋月的厌倦:春花秋月没完没了,到底几时了?

这是李煜最为人称道的一首词——《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词”,可谓是一首血泪之歌,当中隐含着词人最为刻骨的悲痛。写下此词后,李煜便被赐毒酒而死,而这首词却千古流传了下来,成为词人生命深处的一曲悲歌。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风、花、雪、月本是一年四季之中让人感到最美的事物,而词开头却不合情理地当头一问:这一年又一年的春花秋月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啊?可任谁都知,自然万物循环往复,往来不息;只是人所经历的一切却在时光中终成往事,不复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词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都知道,因为他亡了国,亡了家,作为亡国之君被北宋皇帝软禁,成为阶下囚。昔日人上人,今日不如人,只能苟且地活着,而过往的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出现了。

在此时,他更体会到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深刻对比,一年又一年,人事多变改,但春往秋来却一如往昔。那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呢?很难讲,李煜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还存着几分对人世的留念。

前两句是总起,而到下一句,词人写昨夜东风又来。“东风”在诗词中一般指春风,而词人写下这首词是在七夕,如何会有春风呢?或许是昨夜的一场梦,再一次勾起了对往事的追忆;更重要的是年年有春风,天天都有明月。而抬首看到这一轮明月,顿时又觉不忍回首,因为明月永恒,故国历历往事也在它的见证之中。

可尽管说着不堪回首,词人还是忍不住回首了,他想到了遥远的宫城之内,精雕的栏杆、玉砌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那里的人却换了一副副面孔。栏杆、台阶只是一个代称,由此而上的,词人回想到的是他熟悉的宫廷的每一步,那雕栏玉砌自然不变,宫墙之内的一墙一瓦,一草一木,或许都没变,只是人,却是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词人想起以往所经历的繁华生活,转眼都成过眼云烟,而自己,更是丢了国,丢了家,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那纵然,眼前还能看到这美好的春花与明月,又有何用呢?不过是徒增伤情、徒惹愁绪罢了。这满腔愁绪有几多?词人将抽象化的愁绪具象化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没有一刻停息。

词人为何而愁?为已成往事的过去,为不复再来的往昔,为亡国亡家的血泪悔恨。李煜空有满腔才情,却错生在帝王家,他没有当好一个皇帝,但历史已经写就,如果他未曾经历过帝国的繁盛,没有经历过从极盛之位到阶下囚的转变,他或也不能写下这一首首泣血之语,生命悲歌。历史记录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却也留下了他在诗词史上的绚烂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煜画像

《虞美人》是李煜站在更高更广的生命维度,写下的人类所共通的情感,那由盛而衰,繁华转眼成空的无尽落寞,无尽悲叹,我们普通人又何尝不能感受到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千年之后,正如提起《水调歌头》《定风波》人们会想起苏轼,提起《破阵子》会想起辛弃疾,提起《雨霖铃》会想到柳永一样,提到《虞美人》,也忘不了李煜这首字字血泪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