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中国近年来的生意形式向着不同方向发展着,能数得出来的超级公司都各有自己的擅长领域。然而,近来却有一种对于富商们来说方便、高回报、低风险的赚钱工具,让不少中国的企业大佬们都乐此不疲地参与著。而这宗生意正是贷款业务,而它所植根的地方,更是年轻人最惯常聚集的互联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销的技巧中,有一种叫抢夺心智的说法。现实生活可不像虚拟世界中那么容易一掷千金,真实的世界中许多不同的考虑需要衡量。正如互联网金融一般,谁会好端端的跑去借个几十万闲着?然而随着科技的急速进步,握有资源的经济巨头可以在大数据、人工智慧等工具的协助下,不断往目标的客户群投放奢侈商品的广告,却又是针对着他们心中渴求的东西来卖广告。久而久之,个个普通人脑内理智的声音越缩越小,免息期、低息率(至少看起来是),加上年轻人缺乏对未来资本的认知,富裕生活的泡沫幻想就逐渐蚕蚀了他们的心智。

生意人的头脑、经验都让他们轻易掌控着年轻人的心理变化。他们理解,人类在岁月的洗礼下好像是进步了,但心底里却还是如同那些几百、几千年前的人们一样,容易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吸引,而失去了控制自我的能力。去年年初,武汉就发生了一宗因纵欲借贷而无力还款,最终自我了结的案件。根据金融智慧搜寻平台融360发表的消费调查数据,90后一代在借贷市场上的占比高达49.31%,在亚洲同龄人当中排第一。据调查报道,生于90年代以后的中国年轻世代,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超过1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消息称中国最富有的106个人掌控了7.8万亿美元的资产。中国的基尼系数正在增长变化,具体数字可能面临失真的风险。贫富之间的收入鸿沟无从填补,也就加剧了年轻人放弃资本规划的心态,更容易堕入借贷业务的陷阱。

大家都以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超巨型市场,随便伸手进去都能捞走一笔。却没有留意,虽然中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的背后其实真正进入现代社会的人口只有10%,有着正常的消费和生活。淘宝的万亿销售额,就相等于中国排名最后的7个省的社会零售消费总额。问题是,把有能力到手机App上借贷的年轻人榨取干净,去填饱那极小撮的富人的口袋,或许的确能让中国在数据上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体,但又是中国真正可以长久走下去的出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