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年危机。男主A上世纪90年代专科毕业,毕业后去了一家民企,干了近20年,做的也还可以,快40的时候做到了销售总经理,中高层,全面负责销售工作。他媳妇儿是同一家公司的,由于公司规定夫妻二人不能在一个公司办公,他媳妇儿所以就辞职了。A当上领导后收入增加了不少,贷款买了市中心的大房子又买了辆车,可谓春风得意。之后A利用职务之便公饱私囊,被竞争对手举报,然后就被老板开除了。

被开除的A一下子现金流就断了,房子还没装修好,贷款也没还清,媳妇儿也没工作,由于之前花钱也是比较大手大脚,积蓄也没攒下多少,之后把新房和新车卖了,还了还贷款。由于是房子装修了一半,卖房子时装修就没怎么算钱,再加上房价也没涨,这一顿折腾,不但没赚反而还亏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两口子没工作,开始同时找工作,人快到40岁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女方还未生育,加上岁数也大了,与社会脱离时间太长,找个面试机会都很难。男方这边由于名声坏了,再加上原来老板放话出来,之前行业里的人也都不敢用他,这个岁数想再换行业也是很不容易。就这样空闲了几个月,原来为数不多的存款现在就更少了。

后来女方那找到一个文员工作,上班通勤时间长,工作辛苦压力也大,可胜在待遇还算可以,就坚持了下来。但是男方由于之前做的是领导职务,一直也放不下架子,之后索性就赋闲在家,照顾家里。如今,一分钱都要掰成两瓣花。

旅鼠认为,人到中年才能真切的感觉到工作比什么都要重要,没有事业,婚姻、尊严都为零。如果现在男主还不放下身段的话,45岁之后不出意外,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果之前男主花钱没有那么大手大脚,再有一些理财观念,现在的生活可能截然相反。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列列计划,把不必要的开支砍掉。剩余的钱都可以作为定投指数基金,每个月定投2000元,定投20年,平均年回报率按照12%计算,总投资金额为48万,20年后的总金额是200万。每个月定投2000,可能对于刚上班的年轻人来说比较困难,但是定投周期长达20年,不可能不涨工资吧,这20年平均下来,每月定投2000绝不算多。年化收益12%,定的也不高,正常情况下,熊市定投、牛市卖,然后再继续定投,收益率要比12%还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之后的200万,虽然看着也不是很多,投资也再稳妥一些,按照5%年收益算,一年也有10万块了。保证现在正常的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居安思危,旅鼠现在就是这样做的,每个月强制定投指数基金,当手里没那么多现金的时候,也就不想着消费了,可以提前化解一部分中年危机。

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多多支持旅鼠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