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科技公司,应该是最近两年的事情,尤其是2019年5月16日以来,低调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已经提供了数不清的机会接受国际媒体采访,这使得华为在全世界“名声鹊起”!中国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原先的华为公司之所以低调也是在遵循这个道理的,如今的“高调”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的《华尔街日报》发文称,华为公司25年来已经获得了高达750亿美元的财政资助。看到这个巨额数字,真得让人惊讶,华为一年的销售收入也只不过1100亿美元-1300亿美元之间,从哪里来的这么巨额的资金资助呢。

当然,《华尔街日报》的这个判断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这个结论是它通过分析华为的财务报表得出的。用《华尔街日报》的说法,华为获得的最大资助来源于贷款、信用额度以及国有银行的援助:总额460亿美元;另外一项比较大的资助就是税收优惠:总额25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数字看起来庞大,可是一旦分解为细项,并拆分为25年,似乎又显得那么“合理”。中国对于高科技公司不仅有“税收优惠”——两免三减半、高科技企业所得税15%等多项措施;而且中国还给予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的优惠资助。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明白:这些所谓优惠或者资助是完全公平、公正地针对所有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不是只针对华为一家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单独核算出华为公司接受了这么大规模的财政支持后,《华尔街日报》得出结论说,这是华为能够比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低30%的原因。显然,这样的推断具有很强的武断性和主观性。因为它只计算了华为公司获得的优惠,却没有计算中国企业比西方企业多承担的各类税与费——在这个方面中国企业是具有劣势的。而且,即便是在获得优惠这个方面,华为的竞争对手美国思科公司在20年的时间里也从美国获得了高达445亿美元的优惠。所以,华为即使获得了这些优惠也不能大惊小怪,更不能成为其产品低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