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冀东大地天寒地冻,但是区文化馆内举办的公布第二批区级非遗项目暨“丰润皮影”传习体验室开馆仪式现场却十分热烈。

活动现场公布并为14个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8位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这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传统戏剧——丰润皮影戏、传统体育——亓门传统武术,也有享誉京东的丰润美食——倪发肉饼、棋子烧饼等。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不到三十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是民族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下去。”丰润皮影戏传承人李绍民坚定地说。李绍民退休后创作了几十部反映新时代的皮影戏,获得了很多大奖。他现场朗读了刚创作的歌颂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皮影戏戏文,饱含着着这位老人对党和国家的赤诚之情,深深感染了现场每个人,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我父亲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儿子一定不能把皮影这门祖宗传下了的东西丢了啊!’”丰润皮影戏传承人张西君不到三十,面对皮影戏观众越来越少的现实,仍然为了这门艺术、为了父亲临终遗言,坚守了。他的话语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润棋子烧饼传承人谷小光动情地说:“棋子烧饼等丰润美食也代表着丰润,让更多人的品尝到丰润棋子烧饼,也是对丰润的宣传和推介。我带着棋子烧饼参加全国各大展览会,带去的就是丰润文化。”

特邀参加会议的大漫港村小学教师宗振超是一名皮影艺术的传承者、传播者,他经常到老艺人家学习皮影雕刻制作和演唱等技艺,并把这些技艺教给孩子们。宗振超说:“让古老艺术传承下去,重要的是要让下一代喜欢。作为一名教师,更有责任把中华文化传承给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感人肺腑,让人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让人感受到他们对古老艺术流淌到血液里的热爱。

颁发证书和研讨会结束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率先参观体验了区文化馆内的“丰润皮影”传习体验室,并为传习体验室开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润皮影”传习体验室就在区文化馆内的一个房间内。房间不大,但布置精巧。传习室西北靠窗搭建了最为传统的皮影戏戏台。戏台由竹竿捆绑搭建,白色的剧幕后是四弦、班鼓、钹等乐器和整箱的皮影。传习室墙壁上挂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皮影。

活动现场,皮影老艺人们拉起四弦、敲响班鼓、掐着嗓子,来了一段传统皮影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区文化馆馆长李学文介绍:“今后,我们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保护好。这里将经常举办皮影传承活动,让孩子们现场体验式传承皮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