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年末,照例来回顾下这一年的主要经历。2019年对我来说是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然而并非指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场面,而是在于时间点滴流逝中,自然走到了某个节点。一些持续了许久的事情,瓜熟蒂落,有了自然的结果,心怀感恩,拱手别过,另有一些事则缘分未尽,自然延续,有了新的起点。

  • 百望山草木记

我从2018年的清明节气开始记录百望山的草木,延续至2019年3月的春分节气,完成了24节气的收尾记录。与之同时,结集的实体书同步进行着准备,过程中不乏难熬的节点。

《百望山草木记》全书按照24节气,共计24篇文章,每篇文章记录4-10种植物,每篇文字800-2000字不等。全书文字约3万字,植物图片155张,所记录的植物共计126种。

为了更好的进行品控,以及缩短发货时间,这次没有选择手工制作,而是挑选支持小批量印刷和装订的专业商家,多次沟通和对比后,终于找到一家合适的商家,并且将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拿到样书后,达到了自己的预期,一颗悬着的心才算真正安稳下来。

最后的环节就是确认最终的印刷数量,难点在于合理控制库存,为了更真实的确认需求量,采取了预售的方式。通过公众号发布预售信息后,很感动于大家的信任,一些公众号的支持者们纷纷付款预定,更未曾预料的是暄桐教室的同学们,在微信群内炸锅一般的响应支持,此情此境在内心深处永久定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布瓜的物候日课

去年年末开始接触拍摄Vlog,觉得是个很棒的记录方式,但是实际上手颇有一定门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初步掌握了视频拍摄及剪辑技巧。于是从今年年初的3月份,启动了“布瓜的物候日课”Vlog系列。

这个系列以日期的章节形式,对身边的植物以及天气物候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的地点可能是上下班的沿途,可能是公司所在的园区或生活居住的小区,也可能是某次外出游玩。Vlog采取第一视角,更真实的展示实际的观察过程,运用剪辑配上辅助说明及背景音乐,普通的观察日常便有了打动人的魔力。

有些遗憾的是,由于7月份的外出旅行以及随后的新书宣传活动等事项,原本的节奏被打乱,这个系列截止至6月份的第13期便终结了。不过只是暂别,后续会结合相关主题再次重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家庭旅行

今年7月,一家三口去了期待已久的土耳其,行程共计11天,以伊斯坦布尔为起点,以弗所为终点,是一条土耳其西部的环线游。辗转于不同的地点,总会呈现出土耳其新的一面,惊喜不断,真是一次超出预期的精彩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精美的建筑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乘坐游船在分隔欧洲和亚洲的博斯布鲁斯海峡上畅游,一路海鸥相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奥斯曼时代的小镇番红花城内漫步,登高俯瞰小镇全景,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在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短暂停留,参观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接着赶往卡帕多奇亚,途中经过图兹盐湖。夜宿冬暖夏凉的洞穴酒店,凌晨四点起床,乘坐着热气球缓缓升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尽收眼底,天空东侧一轮红日徐徐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亚对于土耳其有着独特的意义,是伊斯兰教分支索菲神秘教派的发源地,头戴高帽身穿白袍的旋转舞,是苏菲教派的一种特殊仪轨,通过参观梅乌拉那博物馆对其有了粗浅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土耳其的南端城市安塔利亚,则是一副海滨度假胜地的样貌,从酒店步行5分钟就能达到海边,第一次看到地中海,如此宁静幽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姆卡莱是个以温泉闻名的小镇,奇幻的棉花堡就坐落于此,然而要与它零距离接触,出于保护只允许光脚进入,只得咬牙忍受住扎脚的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部城市库萨达斯,与希腊的雅典各自分布于爱琴海的东西两端。以弗所是早期的古希腊城市之一,后又归属于古罗马,拥有现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城邦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清华自然观察笔记

“《清华自然观察笔记》已经在当当和京东上架啦。”

收到图书编辑的这条微信时,我正在土耳其旅行的途中,大概是身处不同时空的缘故,这条消息从编辑那里发出后,仿佛同样历经了一段旅程才抵达至我这里。是啊,从撰稿、修订、排版、封面,这本书历经两年时间的推敲打磨,此刻终于尘埃落定,正式和大家见面了。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出辛劳,以及提供帮助的人。

这本书的主体部分,是我对清华校园植物的观察记录。作为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清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浓厚的人文气息,并且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总数量超过千种,其中不少植物在北京别处并不常见。于是自2016年的2月份,每个周末去清华校园观察植物,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结缘自然观察之后,我不断在尝试不同的玩儿法,自然物的收集与展示、自然标本制作、自然创意手工,令我收获了不少乐趣。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自然观察使我受益匪浅,因此十分愿意将此分享给更多的人,书中涉及的案例都是取材于身边的植物,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并且这样的实践亦能带来有价值的深入思考,这个世界并非一切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了解身边自然的同时,会更加懂得顺应自然,生活会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负责图书编辑的老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我能系统总结下自然观察的方法,这样这本书的内容结构会更加完整,说实话这部分内容的撰写是最艰辛的。经过反复构思,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的书写视角,就是针对初级入门者的叙述视角。把场景还原至几年前,我作为一个入门者是如何摸爬滚打的,将这个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部分,做系统化的梳理输出。

依循这样的设定,不只要说出具体的方法,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按照书中的方法实践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的解法,我运用同理心分享我的方法和心得,有些会给出实用的技巧,有些则会从心理层面说明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总之,让这些问题不成为初学者深入探索自然的真正障碍,这是我希望这本书所能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当购买链接

京东购买链接

  • 暄桐教室

9月18日是暄桐教室线上课程的最后一堂课,老师和同学们像过节一般的开心,相互感慨祝愿。从2018年1月10日的第一堂课开始,用了将近两年时间,60节课循序渐进的学习了篆隶真行草,写过35个帖。每天早上安静的写上一会字,已成为郑重的日常习惯。

感谢两年前的自己所做的这个决定,感恩遇到外貌与智慧并存的林曦老师,所得的收获不只写字本身,还在于知晓了坚持方法有效练习所带来的功夫长进,在于笃定了大智慧能够轻松化解俗世烦恼的强大力量,在于明确了从书法之美到生活之美的内在相通性。

线上班一期毕业,暄桐教室特别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作为献给大家的礼物。其中记录了11位写字的人,我很荣幸也成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拍摄。踏实的学习与践行,瓜熟蒂落,享受甘甜,感动其中。

因为更加明确了写字对于自己的意义,随后接着报名了为期一年半的进阶课程,从今年的11月份开始学习。新的起点,再次出发,步履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暄桐纪录片《写字是一种生活》完整版 (我的片段从22: 38开始)

森林笔记年终小结——2019年的最后一天,2020新年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森林笔记年终小结——2019年的最后一天,2020新年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森林阅读
2019年一共读了46本书,因为囤积了不少书,为了方便规划,便列了一个待读书单,确认下大致的阅读排序,过程中会灵活的综合其他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除了部分随性的阅读,今年尝试了特定主题的阅读计划,即对某个兴趣浓厚的主题进行系统性的关联阅读。

主题可以是某个作者,去年读了李娟的《羊道三部曲》,今年又看了她的《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度》《遥远的向日葵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李娟的文字纯朴乐观,生动的展现出边陲牧场的生活画卷,《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度》和羊道三部曲风格相近,所以对李娟的印象总是积极乐观的,但是《遥远的向日葵地》便展现出些许悲凉的底色,而读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则是通篇的无奈与绝望。 原来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有乐观的一面,光亮的背后总有隐藏的黑暗,对于李娟书写光明是容易的,但是要揭示出自己的阴郁面,则需要更大的勇气,虽然个人不认为《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是部优秀的作品,但仍会心生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题可以是某个国家,今年在决定土耳其的旅行计划后,就先阅读了《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对土耳其的历史有了系统的框架认知,然后又看了《伊斯坦布尔》,内容稍浅但涉及了伊斯坦布尔的文化及生活场景。 旅行归来后,接着看了土耳其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纯真博物馆》,以为半自传性质的《伊斯坦布尔: 一座城市的记忆》,即是丰富的视角,亦是对旅行的回味,从而对土耳其有了多维的认知。 其实不只是读书,还看了几部土耳其导演锡兰的电影,觉得以旅行目的地为核心,融合书籍和电影,既有间接的信息获取,又有个人的主观实感,彼此是很好的补充。

特定主题的阅读,借由不同的维度和视角,进行交叉验证关联对比,不仅对主题的理解会变得丰富立体,也利于更好的消化吸收,并融入个人的独特理解,不再是片面的人云亦云。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作此小结,祝愿大家2020年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