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运河源头白浮泉遗址将迎新进展,都龙王庙文物壁画修复工作将在方案审批通过后启动,另外昌平区今年还将对北齐长城遗址进行勘查,挖掘遗址文化故事,启动文物保护和修复。这是记者1月6日从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了解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平区文旅局局长袁丽民介绍,目前,昌平区已组织专业团队对都龙王庙壁画进行了详细勘查,调查了壁画分布位置及其面积、壁画保存现状,并组织编制了《北京昌平白浮泉遗址都龙王庙壁画保护设计方案》,目前该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等待批复,预计将于年内获批后启动壁画修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位于龙山上的都龙王庙是白浮泉遗址的核心文物之一,目前现存于庙内东西墙上清末民初的壁画已经斑驳,本次修复昌平区将聘请区文物专家邢军根据史料编写《找水记》历史故事,对壁画实施清理按原貌修复,再现元明时期的白浮泉遗址历史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昌平区还拥有丰富的长城遗产资源,今年昌平将针对区内重点的北齐长城、明代长城进行文化挖掘和遗址保护。其中,昌平辖区的明长城主要位于流村镇长峪城村附近,总长度约2.4千米,单体建筑15座,在已完成10-15号敌楼的抢险修缮基础上,昌平区于去年启动了1-9号敌楼抢险加固项目,计划今年10月底将完成全部修缮。北齐长城在昌平区共有4处,墙体长度约为31.69千米,占全市北齐长城墙体总量的67.8%,今年昌平区将组织专业力量,考察北齐长城具体建成年代以及面积,挖掘其历史文化故事,并制定相关文物修缮方案启动遗址风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