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创

初创

2009年,王毅从郑州轻工业大学毕业后,校招进入上海科通集团,从事手机软件的研发工作。

2013年,外婆的去世让王毅深刻具体地体会到了家人的重要性,再加上此时正值国家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期,一番思索之后,他于2014年回归郑州并开始创业,主要做软件外包业务。

由于本身从事的是手机客户端的开发工作,再加上在后续创业过程中涉及到整个软件体系和硬件的配合问题,王毅便开始研究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个流程。在此期间,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市面的手机有不少存在黑屏、“进灰”(注:实际上是屏幕粘合过程中洁净不够所致)的现象。而此时正值他想要寻找突破口切入手机行业的阶段,考虑到打造完整手机产业链的实现难度太大,于是,王毅决定从细微处——屏幕显示方面入手,希望通过寻找硬件方面的解决方案来突围,其中,等离子体技术对手机的表面处理尤其吸引他,“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该技术在当时并不是很受待见,因为此时质量并不是大部分厂商关心的问题,更快生产手机并迅速占领市场才更重要。但不得不说的是,等离子体技术在集成电路和 IC领域的应用,确实得益于整个手机市场的发展。”王毅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

终于,在经过之前公司的积累以及长达数年的研发,并获得了等离子体行业独特的技术且攻克了核心部件之后,王毅顺利于2017年创立了河南先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途智能),专注于等离子体设备的研发和解决方案的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用

应用

“等离子体简单来说就是物质的第四态,随着市场的研究,我发现等离子体除了IC领域,在其他行业中也有着广泛应用。”王毅说。

比如等离子杀菌,作为一项新兴的广谱杀菌技术,可以杀死多种类型的抗性细菌细胞、真菌类病原体和酵母菌以及一些抗辐射细菌,果蔬经过等离子体处理之后(只需要几秒到几分,不产生有毒物质),即便是草莓这样极易变质的品类,11天之内也不会出现任何的腐败和变质情况。

先途智能与郑州轻工业大学的相启森教授一起合作过一个案例。一家厂商专门为丹尼斯超市提供各类新鲜豆芽,但由于豆芽的保鲜周期非常短,他几乎每天都不得不处理掉近一半出现变质的豆芽,非常可惜。而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极大降低豆芽的日常减损量,豆芽的成本便有机会跟着下降,成本一降,售价才有可能跟着降,并最终还利于消费者。各个环节都受益,是技术带给人们的福利无疑了。

除了对食物的保鲜功能,等离子体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甚至是颠覆性的。

以往对空气的洁净处理,都是采用过滤、吸附等技术方案,而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将VOCs有机物通过等离子体释放的羟基和羧基,与污染物的有机物进行物理化学反应,使之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来,不再需要任何过滤便能实现净化处理。

再说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应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活性菌等生物法来去除水体和淤泥里的有机物,不仅受水温限制且处理方式本身也会生成新的杂物(如微生物死亡后的尸体堆积),而等离子体技术则是利用物理法代替化学法,通过与水体里面的有机物反应来处理生活污水。

除了以上案例,等离子体在电子工业、材料学、光学以及生物学等方面,也都有相应的应用案例,可谓用途甚广。

但用途如此广泛的技术,却由于过去我们对基础学科的不重视,并没有积累下足量的相关人才,也因此,人才问题一直是创业过程中最让王毅头疼的事情。

数据显示,在整个等离子体行业,全国的从业者也只有一万人左右,大部分集中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以研究“人造太阳”为主。而其中,从事材料改性、表面处理、活化、清洗的低温等离子体领域的则少之又少,可想而知他们一开始在人才问题上犯了多大难。

“随着这两年我们回到郑州后,在市场上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情况才逐渐好转了些,例如我们与郑州轻工业大学的相启森教授,在低温食品杀菌等离子领域展开了相应合作;也找到了目前郑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亚洲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协会执行理事、中国等离子体科学青年学者协会执行理事刘平教授,在等离子体电源方向展开了深度合作。

除此之外,随着条件的成熟,我们明年也会逐步组建自己的工程技术中心,与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采用共建等离子实验室的合作模式来推广技术,扩充团队,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王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设备落地印度工厂的情况)

成绩

成绩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先途智能不仅率先实现了将等离子体技术应用到生活和商业领域的创新,在此过程中也顺利提炼出了属于自身的三项核心技术:自研OBD电源、防击穿装置、以及偏执电源(电厂)。

“我们一直认为,一项技术如果只是存在于实验室,那么这项技术即使再创新,对一个公司而言也没什么价值。作为公司,首要的是研究成果的落地,并逐步进行市场化的转化,而不是一味去研究。”王毅分析道。

在此指导理念下,相信成功实现核心技术商业化和转换的先途智能公司,将拥有立足河南、推向全国的最大优势。

2019年5月,先途智能与阿迪达斯联合研发的等离子鞋材处理设备实现解禁,并开始对外推广,正式进入鞋机市场,只此一项,便为先途智能创下了近3000万的营收。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对于一款需要综合很多技术、且开拓性的产品而言,前期的研发不仅是资金和时间的投入,也是精神和信仰的投入,难度确实非常大。看完今年大火的电影《哪吒》之后,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感想:做产品就得耐得住寂寞,超过十月的怀胎,说不定是个哪吒呢。”王毅以此来描述技术型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漫长过程和煎熬。

除此之外,在2019年10月,先途智能的等离子体技术也开始应用在新郑机场跑道塑胶的去除方面,乃全球第一例。

“我们希望在2020年1月10号左右,能够真正把我们历经了2年研发时间的产品——VOC设备落地市场,解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环境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善。

同时,我们也希望用上2-3年的时间,能在郑州甚至整个河南,让大众能够了解先途,熟悉先途的业务,一听到等离子体的品类就知道有家公司叫‘先途’,一提到先途就知道它的主营业务是等离子体,这是我们短期的一个目标。

我们长远的一个规划是,让大众能够对等离子体真正有所了解,而且借助一带一路,不只是在国内发展,甚至要走出国门、走到全球,这是我们一个大的目标。”王毅说。

展望

展望

有人说,现在创业已经基本与痛苦划上了等号,王毅也说,创业这么多年,自己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而且心态也一直处于上下起伏的状态,很少平稳过,尤其是在前两年公司状态不是很稳定的时候。

“我们确实经历了很多挫折,从团队到公司环境再到整体市场状况无一顺风顺水,所幸的是大家撑过来之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算是初步稳定了下来,下一步就是开疆拓土,看怎么样更快地推向市场,更快地扩展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郑州以及深圳研发中心之外,我们在苏州、广州、福建以及欧洲的塞尔维亚和新加坡等地也都有了自己的据点,接下来,会持续进行扩散。”

采访最后,当被问到对创业者的建议时,王毅的回答是这样的。

“其实谈不上建议,因为我们目前也还处在创业的前期阶段,于我而言,幸运的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可以为了同一个事业、相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拥有同一个梦想的公司,成功的概率会相对高一些。

另外,核心技术是需要积累的。创业前期,一定是活下来更重要,但等扎稳脚跟后,还需牢记不忘初心,打造自己的技术壁垒,并最终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想引用大仲马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等待和希望。”

注:王毅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大豫创业者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采编|曹星洁

校对、排版|曹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