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战国七雄,魏国、楚国、齐国、秦国、赵国都曾有崛起之时,甚至韩国与曾有过高光时刻,而唯独燕国迟迟无法崛起。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燕国国力和地位始终属于同时期各大诸侯国的下游水平。那么,为何在战国七雄中,唯独燕国无法崛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早在战国时代真正另类的国家,并非秦国,而是迟迟不能崛起的此国一文中,本人便粗浅分析了燕国不能崛起的核心原因,那便是它所奉行的政治传统与其所处的时代格格不入。本文正是在上文基础之上,对此点原因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来探究燕国无法崛起的背后之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血统上看,燕国无疑是战国时代最为尊贵的国家。燕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即燕召公。因此,若论血统关系,燕国和周王室同出一脉,是名副其实的正统诸侯国身份。从兴衰历史上看,燕国建立于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分封之际,灭亡于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军俘虏。因此,若论国运长短,燕国国祚长达八百二十二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拥有着高贵血统和悠久历史的燕国,本应在战国时代大放异彩。可现实却是,燕国一直是默默无闻,在战国七雄中属于边缘地带。有人或许会认为燕国君主无能,致使燕国错失崛起良机。客观地说,燕国的历代君主,虽不如秦国君主雄才大略,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燕国的崛起与否,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君主所能左右的,而是由它建立之初的基因所决定的。

换而言之,燕国无法崛起,在它初建之时就已注定。燕国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已演绎。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最终完成了伐纣灭商的大业,而后分封诸侯,燕国在此之际正式诞生。西周时期,是上古王道盛行的最后时期,也是周礼统治一切的时期,即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国的先祖召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地,此种身份注定了燕国自建国起,便深受周礼的影响。正是受上古传统王道思想的影响,燕国立国的国策便是施行王道,其核心便是仁和义。因此,燕国的文化基因是周礼,燕国的立国传统是王道政治。

遗憾的是,自夏朝以来,历经商朝,到西周时期,王道已经盛行了一千多年,到春秋时期,王道已显现出没落之势。当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霸道政治开始崛起,开始成为魏国、齐国、楚国、韩国、赵国和秦国所奉行的政治文化。由此,各国之间兼并纷争,尔虞我诈,整个社会骗子当道,恶棍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燕国是个例外。此时的燕国,仍旧死死遵循着其立国之初的王道政治,矢志不渝地奉行仁义之说。很显然,燕国的王道政治与战国的霸道色彩格格不入,燕国显得如此另类,如此复古,如此令人感叹而又令人同情。

毫无疑问,在霸道盛行的战国时代,燕国的王道政治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妄想以王道政治而实现崛起的燕国注定会被现实击得粉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王道理想和霸道现实面前,燕国越来越矛盾,越来越纠结,也越来越沉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注定是走向统一的,时代注定是要历经变革的。逆时代潮流的燕国,注定会被时代抛弃,注定它一心想要实现的崛起最终无果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燕国无法崛起的真正原因,并非君主无能,实乃王道传统所致。王道就如同一道枷锁,压在燕国的身上,使得燕国一直无法在战国时代真正意义上施展手脚。于燕国而言,这既是它所独具的一种特质,又是它历经坎坷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