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谈谈第一条原则,懂得分担。
这里的“分担”,具体到婚姻关系里,最突出的就是分担家务了。
在一段关系里,人人都希望得到照顾、都希望别人能够回应自己的需要、
能够承担一部分维护关系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爱就是分担,而分担,
在婚姻关系里最常见的形式,恐怕就是分担家务了。
女性朋友听到这里肯定很有共鸣,说:对呀、是呀,我就是想找老公分担家务啊,
可是他饭也不做、衣服也不洗,我能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分担”这个词,首先是你得会“分”,然后对方才愿意“担”,很多女性朋友的问题,
其实就是出在不会“分”任务上。
举个例子,在绝大多数的婚姻关系里,女性承担的家务量的确相对大一些,不过,
你要说老公在家真在什么都不干,连垃圾都不肯顺手带下楼的,那也是少数。
大部分情况是,在你的一再催促下,老公终于挪步去洗碗了,可他干得不够细,完全达不到你的标准,
所以每次他洗完碗,你都当着他的面重新洗一遍,嘴巴里念念有词说:算了算了,你别洗了,
我看你也不愿意洗,还是我来吧!
如果你有类似的反应,说明你不清楚什么叫“分”任务。这个“分”字其实是很讲究的,
放在过去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你的任务既然已经分出去了,
你就要不要干预他是怎么干的,他干得好也好,干得不好你还得接受他干得不完美。
因为分任务的目的,首先是有人替你做了,其次才是结果好不好。
如果连第一步都没法达成,你恐怕连评价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说啊,你得先把他培养成一个愿意洗碗的人,然后再考虑这个碗能不能洗成100分。
从不肯做到肯做是第一步,从做到到做得好是第二步,第二步没做好没关系,我们调整预期,
先夸他第一步做得真好,对方得到奖励积极性就会变高,这一次洗碗,下一次可能就拖地了。
总之,人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能因为对标准太过执着,
就扼杀了培养帮手的机会,这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第二条爱的原则,关系绑定。
这个原则用起来最方便有效的,就是讨论小孩的未来了。
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别管家庭矛盾有多大,只要聊到教育孩子的问题,夫妻俩立马熄火停战,
团结起来。一个说:下次批评的时候分一下工,你唱红脸儿、我唱白脸儿;
一个说:我不舍得打,这次你好好教训教训,我在旁边劝架。
聊聊孩子,其实是你们增进了解的好机会。上到准备抱孙子的老夫老妻,
下到考虑要孩子的新婚夫妇,都能用这个话题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好多人认为,谈论小孩就是谈孩子现在考第几名了、未来上什么学校,
或者报什么辅导班,其实远远不止如此。
真正的讨论是更深层次的意见交换,是各自谈谈“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我希望孩子以后人格健全、性情开朗,希望她觉得幸福、人生有意义,哪怕不能赚很多钱,
也要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要找到给她成就感的事业,
要培养一门长期的爱好——这才是我建议你们探讨的问题。
因为我们每个人要孩子,多多少少是希望把没实现的想法、把小时候没满足的愿望,寄托到孩子身上;
我们希望把自己和家族引以为傲的东西,交给孩子传递下去。对男性来说尤其是这样。
所以,你们得先聊聊对孩子未来的共同看法,定好这个大的战略目标,
才能顺理成章地把细节问题牵引出来。如果你一上来就聊辅导作业、参加班会的小事,
对方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兴趣参与了。没有人喜欢跟锁事较劲,大家都愿意把话题集中到希望上,
这和职场上激发员工的使命愿景是一个道理。
想想看,谁愿意每天像机器一样重复工作,而且还是拧螺丝这样的小事?
肯定没人愿意,在谁那都一样。
不过,如果你说3年后我们公司就要上市了,它可能会改变上亿人的命运,
到时候我们这些老员工人人有房有车,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有了这样的理想在前面当诱饵,你们是不是瞬间动力十足,觉得现在的重复工作也可以继续忍耐,
而且还要想方设法优化它?放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同样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爱的原则,倾听原则,这个原则的核心是让对方“被看到”。
我们之所以需要亲密关系,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被重要的人“看到”。
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大人还是孩子,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这个需要。
它虽然不像吃穿住行那么具体,但是和吃穿住行一样重要,
不吃饭我们活不下,不被看见我们就从心理上枯萎了。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怎么让爱的人吃饱饭,却很少人有懂得怎么让爱的人感觉自己“被看到”。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试验,名叫“静止的脸”,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会找来一位带婴儿的妈妈,然后交给妈妈一个任务,告诉她说:
你前10分钟就跟你家孩子正常玩耍,后10分钟呢,就盯着孩子看,但是整张脸都别动,
不管你家孩子哭也好、闹也好,都别做任何反应。接着我们就躲到房间外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小婴儿一笑,妈妈会问他:“什么事情那么开心啊?”,妈妈也跟着笑。
小婴儿的手往左边指,妈妈就往左边看,妈妈这么做小婴儿特别开心,
因为它觉得:哎呦,你这么关心我啊!他就会一直玩这种指来指去的游戏。
可10分钟一到,妈妈立刻什么反映都没有了。小婴儿挥手也好、哭也好、闹也好,统统没有用。
不到1分钟,小婴儿就崩溃了,他开始乱砸东西,开始大喊、开始尖叫,
直到妈妈被允许抱他起来安抚。
我们成年人面对别人的忽视,不是一样会像这个小婴儿那样大哭大闹吗?
没有人愿意被忽视,人人都想“被看见”。这里的“看见”不是我眼睛望着你,心里却不把你当回事,
它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看”,是你像镜子一样给对方同频道的反馈,给对方他想要的温柔。
在心理学里,我们把这种妈妈对婴儿的同步反映,叫“镜映”。
因为成年以后,我们就很少重温“镜映”的感受了,可能恋爱初期会有,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日益稀少。
可生活那么累,谁不希望有人嘘寒问暖,谁不想把自己当个宝宝?
婚恋关系,本身就是“镜映”需要的表现。
比如女性需要安全感,对应着小女孩想生活在温暖、幸福的家庭;男性想找顾家的妻子,
对应了小男孩对母性关怀的需要,希望饿了有人给他做饭吃,累了有人抱抱他。
所以说,人对爱的需要,就是对母亲式的温柔回应的需要。
只听不说特别难,因为我们都缺少尊重别人的耐心。不论是评价性的话语还是建设性的话语,
出发点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共鸣、为了满足不自觉的冲动、
为了显得自己很有能力。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我们总觉得,对方已经说了这么多,
人家肯定希望自己回应点什么,不然就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你想错了,对方根本不会因为你只听不说而尴尬。这个问题我们问过很多人,
绝大多数人即使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小时还是感觉良好,
前提是你一直有微笑、惊讶、赞许等回应动作,这样就够了。
你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很像我开头讲的母亲跟婴儿的互动?
人从出生开始需要的就只是这个,不是被建议、不是被评价,是被看到、被镜映。
给人评价和建议的习惯,是被后天培养起来的,它让我们觉得需要给更多,
结果反而把最根本的掩盖了。
你要记住,少就是多。我们要的就是少做,比如少先入为主、少打断、少扯到你自己,
少给评价和建议,因为你给的越多,就越替代了对方独特的感受,做加重了对方的孤独感。
你只要静静地陪着他,就可以给他安抚了。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从来不给别人建议,但是一定会问对方的感受。比如来访者问该不该离婚、
要不要离职时,我都会问他:你面临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如果真的要说,我也只在对方提出需求以后辅助他们对问题进行梳理,比如问问他,假设你离婚,
会有哪几种好处?都有什么坏处?想象一下离婚之后你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不离生活会更满意吗?自由和安稳,你更看重哪种生活?你愿意接受别人对你婚姻状况的谈论,
不在乎别人评价吗?你想要和你的一家人一起,再次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授人以“渔”的过程。授人以渔不是直接给对方建议,
因为我给的建议不一定适合对方的特殊情况,更何况结果的好坏还是得他自己着担,
所以只帮他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自己给自己做决定。
而且,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要发泄怨气,比如吵了个架、生气了,动了离婚的念头,
所以抱怨了一通,可说完也就消气了,平静了,发现也没多大问题。
这时候更不需要别人在旁边加油呐喊,把刚刚宣泄出去的怒气重新点来。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对一样的事的感受可能截然相反。
同样的事情,我觉得愤怒,你可能觉得委屈,这两种情绪带来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总之,多询问对方的感受,少谈自己的心得体验,会比任何语言更能化解压力。
回应对方的渴望、询问对方的感受、尊重对方的意愿,就是在传递爱的温度。
温度,比态度重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