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中学教育中,文理分科借鉴了苏联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育各类专业人才,1977年高考恢复后,高中开始实行文理分科。由于当下的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选择不同,造成了文理科的热门程度不同,甚至出现了尖子生全去读理科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某问答平台上,“为什么中国部分理科生会看不起文科生”,变成了热门问题,引来了2204个回答。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高赞的回答认为,文科和理科,就像手机的配置不同,文科生是4G+128G,理科生是8G+32G。文科生需要记忆大量的文字,但计算要求较低。理科生的记忆内容较少,但理解和运算的要求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的硕士认为,这是学科差异映射到普通人心中,发生了扭曲的结果。理由有三:

1、近几十年的国家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量求量的不同直接反映在大学和招生上。2、文科的个人待遇偏差。3、文科的价值难以具象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让人扎心的答案认为:对于绝大数文科生来说,选择文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数理化太差了,选不了理科。而理科生不选文科的原因,是懒得去背。而这个答案,也扎了许多网友的心。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标签化的思维,由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之前的理科生的需求与机遇,比文科生更广,造成了理科生源优于文科生源的现象。而现在,自媒体时代的兴起,文科的自主就业面在快速扩大,机遇甚至好于理科生。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