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和田艺术计划

十和田艺术计划

建于青森县的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由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西泽立卫所设计,是日本国内著名的现代美术馆之一。
该美术馆于2008年作为“十和田艺术计划”的一部分开放。

每三年举办一次的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第四届刚于2019年11月落下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草间弥生那颗著名的“世界尽头的南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崔正化那件“来自太阳的馈赠”。摄影:高桥公人。

濑户内海艺术祭可谓是为艺术爱好者造出了一座岛上乌托邦。草间弥生那颗为人熟知的南瓜依旧在直岛上;朱哲琴在小豆岛带来了围绕“声音”的艺术创作;荷兰的 Christiaan Bastiaans 以麻风病为主题的“贵重的行李”作品则将装置艺术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摄影:hans-johnson。

三年一遇的艺术祭错过难免觉得可惜,但在日本的另一个地方,有一座每日可见的美术馆,独家展示着草间弥生、崔正化等一线大师的作品。

它便是位于日本青森县,出自建筑大师西泽立卫之手的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分散的白色方体建筑

一位普利兹克奖评委曾对西泽立卫作品表示,其创作的建筑物,总是成功而巧妙地与周边环境及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打造一种饱满丰富的体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与四周相连的21世纪金泽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与濑户内海相呼应的“水滴状”丰岛美术馆。

与其一贯的设计手法一样,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低调简洁,高低大小的外观与周围的建筑物没有很大落差。美术馆面朝官厅街,呈现开放式的形态,呼应着街对面的艺术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西泽立卫以开放的建筑为目标。

整个美术馆设计了多个沿着街道独立分散、大小形状各异的白色方体展厅,像是调皮地将白色积木散落一地。

而这些简洁纯白的方体,实则是艺术作品的“家”。以作品为“住户”,展厅为“家”的想象,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像一处“艺术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美术馆的建筑本身就像是艺术作品。

展厅大小形状各异,再利用玻璃走廊连接在一起,看似随意分散的展厅实则紧密相连。

各间展厅都设有朝向各个方向的玻璃开口,也正因为玻璃的透明开放性,模糊了空间界限:无论你身处馆内或者街道上,似乎目光所及处便是艺术,自然而然地将艺术、建筑、周边环境串联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消除隔离感,增进亲和感的玻璃设计。

西泽立卫提出分散型的建筑布局,一方面可助力官厅街全面扩展艺术活动,一方面是考虑到了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普利兹克奖建筑师西泽立卫。

现当代艺术总是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地被创作,被更新,如此一来,所打造的空间也可配合艺术展品而变化,将建筑与艺术并置进行创作。

简而言之,就是新的建筑物将沿着街道分散延伸,为新创作的展品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展示空间。

随处偶遇艺术作品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内展有多位世界一线艺术家的作品,其中38件委托艺术品仅此一家独有的,它们来自于草间弥生、奈良美智、让·穆克、小野洋子、崔正化等著名艺术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女孩。

奈良美智以白色立面为画布,将女孩画在了建筑墙壁上,依旧是熟悉的模样,那上吊的眼尾,叛逆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装置。

青苹果是十和田市的特产,如今,这里可不单单盛产青苹果,还有南瓜、狗、蘑菇和唱歌的女孩。草间弥生在艺术广场上打造出了一个童真俏皮的波点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的许愿树。

而这颗来自小野洋子的许愿树,访客可将愿望写在白纸上,然后绑于树上。累计的纸条每年送至小野女士手中,再由她保存至冰岛的想象和平塔(Imagine Peace Tower)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韩国艺术家崔正化的花马。

官厅街,又称为种马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里一直是日本帝国的战马补给中心。花马表现了马与十和田市的历史渊源,同时,满身的花卉图案,又在期许十和田市的未来繁花似锦。

十和田市美术馆也为访客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即每间展厅内仅放置一个展品,给予作品一个独立展示的白立方空间,这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艺术品“共享空间”而带来的干扰,使艺术品有机会获得来访者专注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澳洲艺术家让·穆克的巨型人物雕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美国艺术家珍妮弗·斯坦肯的新媒体艺术“长发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韩国艺术家徐道获的“生死因果”由数以万计的小雕像排列。

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以大型的现代艺术装置为主,贴近生活,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但美术馆同样也不乏小巧的艺术作品,它们分散在夹缝空间或者细微处,让人在美术馆内徘徊游走时,收获与艺术不期而遇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德国的艺术家团体Inges Idee:在浴室窗上的幽灵窥视着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日本艺术家森北伸:在夹缝中爬越飞行的小人雕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日本艺术家山极满博:忘记冬眠的土拨鼠,独自漂浮在角落的橙色气球。

这一类艺术展品,往往隐蔽却充满巧思。

它们在美术馆内随处可见,展厅、中庭、屋顶、楼梯、商店、夹缝、甚至馆前的路边。以某种奇妙的方式陈列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使人们很容易接触并吸收到美好的事物,这也营造了美术馆内外皆艺术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打造具有亲和感的美术馆。

艺术范儿的城市

十和田市政府想要将城市打造出艺术气质,让城市随处可见艺术。美术馆便将艺术融入了当地环境,成为城市拓展艺术的一个据点。

在日本,这种将艺术作品扩展到街区,将艺术融入城市景观的现代美术馆,至今尚未出现第二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一座宁静城市里的现代美术馆。

这条官厅街本是政府部门大街,由于政府部门的迁出,人口的减少,这条街道失去了曾有的人气。而这座美术馆的出现,重新唤醒了街道,使它回归往日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融入街道景观的新式美术馆。

美术馆在布局上连同对街的艺术广场,和街道上的公共设施(艺术家创作,美术馆作品的一部分),将官厅街纳入美术馆整体,因此来访者逛展时,像是在城市中漫步,仿佛城市整体变成美术馆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官厅街上的公共设施极具艺术设计感。

尤其是在每年的樱花季节,盛放的樱花将官厅街道染成了粉红色,与洁白的美术馆相称,呈现一道浪漫的城市景观,也让这里成为超高性价比的日本小众赏樱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颜色花哨的街道景观。

此外,美术馆还设有兼顾城市居民的活动中心,借以促进文化艺术与公共的交流,成为市民公共社区活动的一部分,让市民意识到美术馆是“接地气”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美术馆成为人们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不仅仅是建筑项目、文化艺术项目,同时也是城市公共项目。

它是十和田市“艺术之城”的形象体现,增添城市文艺内涵,让城市有了一张“新名片”。此外,美术馆独特的布局陈列,也让自身的公共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项目信息

地址:日本青森县十和田市西二番町10-9

参观信息:周二—周日 9:00 – 17:00

建筑设计:西泽立卫

空间营销服务及技术支持:美璟营销中心

摄影:Hans-johnson、高桥公人

音乐:Patrick Patrikios

关于美璟

美璟的使命是连接人与空间,让想象中的“任意门”变成现实,让每个人都可以身临其境全世界。

美璟的定位是一站式空间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空间体验、空间营造和空间营销三大服务场景。

您可通过以下方式身临其境全世界5000处最值得体验的空间(部分项目等待发布中)。

【小程序:美璟世界】

【官网:美璟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