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量体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市里,新鲜果蔬供应充足。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较为复杂的阶段。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群众居家“抗疫”的物资保障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鲜果蔬、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否充足?价格是否稳定?群众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本期,请跟随记者到现场进行了解。

他们的保障——

超市:

量体温稳物价 疫情防控有力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市民继续“宅”模式,各个超市生活物资是否充足、价格有无浮动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2月3日,记者走访市城区沃尔玛、山姆士等超市发现,各大超市均正常营业,且防控措施得力,货源储备充足、价格稳定,广大群众可以根据需要放心采购。

当日8时,记者来到市城区沃尔玛超市。“没戴口罩,您不能进去。”在超市入口,一位工作人员手持红外体温测试仪正在为准备进入超市的顾客测试体温,“未佩戴口罩和温度异常的顾客不能进超市,将进行劝离或建议及时就医。”该工作人员介绍。进入超市,记者看到工作人员都已就位,并按规定佩戴口罩,且有员工拿着喷壶在通道不间断喷洒消毒水消毒。

由于时间尚早,前来采购的市民寥寥无几,采买、结账都畅通无阻。“价格和平时差不多,想买的也都有。”戴着口罩挑选白菜的市民韩淑敏告诉记者,无论是肉类区、海鲜区、蔬菜区,还是日常用品区,货物都很充足,馄饨、饺子、馒头等食品也很新鲜。10时左右,市民康越一次性购买了两袋大米、两桶食用油和一大袋子蔬菜,“买这么多不是囤货,只是减少外出次数,希望对疫情有帮助吧。”康越说。

“作为生活超市,我们的责任就是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购物环境,每天照常营业,时间为7时30分至22时30分,并且有专人对收银台、展柜、购物车、购物篮、电梯扶手等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毒,全力保障每一位顾客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沃尔玛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日,记者还走访了市城区山姆士、田森等超市,发现上述超市和购物的市民都做好了防护,戴口罩和量体温必不可少。超市负责人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遏制疫情扩散。

商场:

无惧损失停业 紧防控不放松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响应。晋中各大商业体积极配合,纷纷调整营业时间,做好一系列防护工作。2月3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商场已暂停营业。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市城区印象城商场,看到商场大门紧闭,询问工作人员得知,商场于1月25日主动暂停营业。但为了保障市场供应,位于商场内的沃尔玛超市正常营业。营业期间,有工作人员在入口处测量顾客体温。超市员工每天进入商场前均需提前检测体温,如检测出体温异常,不允许上岗。

在天美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同样是大门紧闭,商场公告表示,为了有效地保障顾客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更好地配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2月3日起商场暂停营业,2月9日恢复营业。在晋中万达广场,营业时间做出了调整,从1月28日起,营业时间调整为11时至18时。在营业期间,每日坚持对所有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全员佩戴口罩,并全面开展公共设施的消毒、通风工作,确保经营环境安全。

据了解,近期受疫情影响,各商场、超市的客流量明显减少。部分商场、超市负责人表示,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会保障正常的市场供应。

市城区印象城商场一位商家说:“目前的疫情严重,因为人与人之间会传染,所以就暂时关门,即使损失点也无所谓。希望这次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作为商家,我会全力支持和配合。目前,我们在微信里会有一些促销活动,虽然买的人不多,但也是一种暂时的解决方案。”

市民刘邵华说:“特殊时期,商场基本都关门了,作为消费者不能逛街少了很多乐趣,但这次疫情需要全民配合,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让我们的生活尽早恢复正常。”

我们的感受——

食:

存货供应充足 新鲜果蔬热卖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的当下,对广大市民来说,居家不出的坚强后盾是“粮草”充足。2月3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米、面、油、肉等食品市场需求量平衡,需求量最大的新鲜果蔬市场供应充足,基本可以满足大家日常所需。从年龄结构来看,喜欢储存的老年人普遍家里不缺货,年轻人由于喜欢随吃随买,因此需求量较大。

“节前儿子给买了三壶油、两袋面、一袋大米,还有小米等杂粮,以及肉类都存了不少,各种调料也足够吃一阵。我们平时吃土豆、萝卜、白菜、洋葱等多一些,吃黄瓜等大棚菜少一些,这几天偶尔会出去买蒜薹、韭黄、豆角等丰富一下饭桌。”家住市城区顺城西街西苑小区、65岁的市民郭永芳告诉记者,入冬前,她还在冰箱里冻了一些西红柿、豆角,还有自己做的西红柿酱等,目前食材方面紧缺的是个别调料,比如孙子念叨想吃咖喱鸡肉米饭、炸土豆条、火锅,由于咖喱、番茄酱和火锅料吃完了,就没法给孙子做,她打算等疫情稳定了再出去买。

家住市城区书林世家小区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像萝卜、土豆、白菜等易存放的蔬菜,她于节前足量储存,吃一个月都没问题,一些新鲜不宜存放的蔬菜,如西葫芦、黄瓜、蘑菇、豆角等,孩子喜欢吃的橙子、草莓、蓝莓等水果,她基本上三四天外出购买一次。小区周边有两家菜店,其中一家由于存菜较少,菜店的货架已经快空了。另一家菜店里,蔬菜、粮油、调味品等充足供应,她买了二斤黄瓜,每斤4元,与平时相比价格有所上涨。鸡蛋每斤价格3.5元到4元,比节前有所下调。据店主说,最近几日有大量采购的群众,最多的一户一次性消费了1086元。

记者了解到,一些规模较大的饭店也于近日平价销售熟食、蔬菜、肉类,家住银海心悦小区的市民白女士说,她从一家饭店买了鱼和蔬菜,价格很实惠。

行:

慎选公共交通 避免感染风险

“您好!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登记个人信息,并将您要去的地方也登记到我们的这个记录表上。”2月3日9时许,在市城区迎宾街,戴着口罩的出租车司机孟师傅刚开车接上他的老顾客张先生,就拿出了登记表记录相关信息。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对城市公共交通和道路客运运营车辆进行了调整,道路上行驶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明显减少。现在是关键时期,没有重要事情我是不会选择乘坐出租车出行的。实在是今天要去的地方骑自行车太费劲,所办的事着急,我才主动联系孟师傅的出租车。”张先生说,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出门选择交通工具都非常谨慎,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这样才安全。在联系孟师傅时,他还特别嘱咐孟师傅,要求对车内进行消毒。

“我的车牌是单号,如果是双号,今天我都没法去你家门口接你。再说,现在是防疫关键期,所有乘客都戴了口罩,说明人们对疫情防控越来越重视了。虽然大家都戴了口罩,但也不是万无一失。因此,我车上还配备了消毒液,这样可以随时对车内进行消毒。”孟师傅介绍,城市公交、出租车是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前几天,相关部门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出租汽车实行单日单号车运营,双日双号车运营的模式,还要求出租汽车企业、出租汽车经营者(车主)要从大局出发,减免疫情防控期间相应的承租和服务费用。交通部门还特别要求他们这些驾驶员在疫情防控期间运营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等有效防控方法,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好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因此,现在只要乘客下车,他们都会对车内进行一次消毒,这样做不仅是对乘客的健康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衣:

实体店改网售 打折外加送货

往年春节过后,是各大服装店忙着上春装处理冬装的时节,也是市民们趁着天气逐渐变暖,出门逛街购物、选购春装的季节。然而,今年的情况和往年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很多市民减少了外出。2月2日,记者走访部分商场、超市发现,市民多数选购的多是米、面、油等食品,选购衣服的人却不多。各个品牌服装店门可罗雀,销售商不得不改变销售策略,通过打折、清仓等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并且开始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在市城区万达广场,记者看到,虽然恰逢周日,但由于疫情的关系,来逛街购物的人并不多。尤其是一些服装专卖店里不仅顾客少,服务人员也少。一家服装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天店里已经上了春装,冬装正在打折、清货。不过,来店里的人很少,买衣服的就更少了。为此,他们将销售转战到网上。

位于市城区龙湖街的天美杉杉奥特菜斯广场,以往一到周末就门庭若市。受疫情的影响,最近这段时间,客流量大为减少,很多服装店转变了经营方式,改为网上销售。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特殊时期,来逛街的市民很少,不如在网上销售,她将自己店里的服装拍照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通过打折等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并承诺送货上门。不过即使这样,销售量也远不如往年。

市民高女士是一位时尚人士,最近,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多了很多服装专卖店销售打折的广告。这些衣服款式新颖,价格很让人心动,但她并不打算购买:“虽然好多衣服都在打折,但买了也没机会出去穿,还是等疫情缓解了再买吧。”

记者手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张莉芬

这个春节,本应属于节日的欢乐祥和被疫情的阴影驱赶得了无踪迹。

在感染确诊人数日益增加、疑似病例不断扩大的疫情面前,各项防疫工作如同上紧了的发条,争分夺秒地启动。在这个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疫情中,人们通过手机、电视密切关注战“疫”信息,通过直播日夜关注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情况,各个微信群里热切讨论着口罩的科学戴法、洗手的注意事项、各村的防护措施。

人们防“疫”、抗“疫”的神经,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绷。在城市,大街小巷人烟少见;在农村,村村设岗严防死守。“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是大人、小孩挂在嘴边的常识;居家抗“疫”不添乱,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老百姓居家抗“疫”,生活保障强劲有力。让市场供求充足、秩序平稳,成为从国家到省,从市、县到村的共同承诺。开通绿色通道满足供应,加强监管巡查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为老百姓在疫情期间正常的生活需求提供保障。多部门联合发力,市场供应安全有序,果蔬、粮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衣食无忧。

互联网经济也为城乡群众居家抗“疫”提供了强大的力量。通过网络,大家足不出户也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消费。通过网络,可以安排并完成日常工作;孩子可以按时上课,学业不会落下;生鲜水果、日用品送货上门,款式多样、品质有保障的衣服、首饰,在微信朋友圈就可以挑选。

疫情当前,安全供应不仅成为市场、超市首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很多品牌实体店转而进行网上销售的主要原因,广大微商打出的“不见面、零接触”销售口号,深得人心。

综上所述,生产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安全有序,不仅保障了群众疫情期间正常的生活需求,还提供了更安全、更多样化的选择。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安全有序的市场秩序,成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稳妥的“靠山”。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心、上下同心,群联群防、一起行动,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们坚信: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本版策划 路丽华

本版统筹 张莉芬

本版撰稿 张莉芬 闫淑娟 闫晓媛 张颖 马永红 张凯鹏

本版摄影 杨洋

报眉设计 赵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