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那株玉米杆:《摇风斗雪蔚然立》画评

我们都是那株玉米杆:《摇风斗雪蔚然立》画评

文|冀城晨光

近日,西北画院李鹏博先生新作《摇风斗雪蔚然立》起拍,画家意欲以拍得画款捐于抗疫前线。那么,这是一幅怎么的画作呢?画家有着怎样的艺术表达,就让我们走进这幅画,感受其艺术魅力和精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摇风斗雪蔚然立》 李鹏博 作

《摇风斗雪蔚然立》整幅画高七尺,水墨设色。这幅图画中,一株玉米杆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取材极其普通,作者却用高超的技艺,将这一不起眼的素材描绘出了一种磅礴之气,足见其画功深厚,立意高远。

玉米,亦称“苞谷”、“玉蜀黍”等,甘谷也称“衔麦”。原产于中南美洲,十六世纪后传到世界各地,明隆庆年间(1567—1572)传入中国。玉米以营养价值高,易于种植的特性四百余年以来,在我国广泛种植,遍布南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玉米》 王金真 摄影

《摇》描绘了甘谷黄土地上一块普通的玉米田的图景。这样的选题,在甘谷乃至北方农村是司空见惯了的,画家没有选择其他高大上的素材,为什么用这样一种平常的不起眼的事物作为艺术表达?画家有着特殊用意。首先,玉米杆是家乡最常见的事物,以此为题,寄托着画家对家乡的情感,包含了对家乡人民战胜疫情的祈愿。其次,玉米杆艺术表现力是画家选择它的重要原因。玉米地里被砍的精光的玉米茬儿被雪掩盖的景象,不正是病魔侵害人间的写照吗?画家用这一意象,恰当地传递了疫情的危害和形势的严峻。而挺立的玉米杆,却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存在,它又代表了顽强的生命与坚强的斗争。

画面以玉米杆为中心,描绘了白雪茫茫的大地,雪地里凸起的玉米茬儿,白雪覆盖的远山。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白雪覆盖的大地和被砍过的玉米茬,代表了大地母亲和玉米的根,当大片的秸秆都被砍过之后,构成了紧张的气氛和严峻的形势。第二层次,就是远山和朝霞,玉米杆被山堵住了,这座山就是衬托出了它的高大,代表了玉米杆的志向。另外,山上的朝霞,代表了新的希望与力量。第三层次,是在风雪中挺立的玉米杆。疾风知劲草,玉米杆在北风中摇曳,却毅然挺立,终于迎来了朝霞。

整幅图景三种色调,黑白二元色依旧是国画的主色调,画家用浓墨点染构成了玉米地荒凉的景象,一种透视感极强的画面,营造出了疫情蔓延的紧张气氛。画家用淡墨勾勒和赭石晕染出了玉米杆的形象,这也是整幅画最为细致的描绘,笔直的玉米杆挺立着,任凭寒风劲吹,枯叶飘荡,它蔚然不动。在经典二元色之外,画家用了土黄色表现出了朝霞的景象,预示着这场灾难即将过去,一轮红日上山头,而这轮红日不正是我们的领路人吗?可见,画家用三种色彩将病魔、人民的顽强斗争、人民心中的红日都表现了出来,也将画家内心的情怀渲染的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优秀的艺术品是社会生活的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昏·玉米》 王金真 摄影

2020年初,一场新冠疫情如猛兽般来势汹汹,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在此危难之时,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奋战在战“疫”最前线,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筑起了抗“疫”坚固防线,发起了一场全民抗“疫”阻击战。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全国人民实行“自隔离”,以此阻断疫情蔓延。画家鹏博也不例外,他回到家乡,自觉待在家中。面对疫情,画家的内心充满忧虑,但更多是战胜病魔的坚毅。可是,他又不能站在抗“疫”最前线。自古男儿多奇志,在国难面前,画家毅然拿起了自己的武器,用笔墨抒发内心的情感,唤起人们的斗志。于是,他奋笔疾书,创作完成了这幅国画作品。

画作创造于抗疫时期,所以玉米杆被赋予特定的内涵。画家借此表达一种抗“疫”必胜的信念,以及对家乡对祖国对民族最为深挚的祝福。

玉米是具有国际性的植物,这一特性赋予画作更为广泛的内涵,它将世界联系起来,超越了国界,成为人类命运的象征,这场斗争关乎人类命运,中国的抗争也是对世界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根玉米杆昭示着中国的抗“疫”斗争,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玉米杆是一位战士,我们都是玉米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鹏博先生此时将此画拍卖,准备捐资抗疫,我想更多的是要向社会传递一种精神,那就是顽强抗疫。

作者:

画作 李鹏博

画评 冀城晨光

摄影 王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