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封神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姜子牙兴周灭纣后共封了八部正神,即雷部、瘟部、火部、斗部、太岁部、财部、痘部、水部。在这八部中,与瘟疫有关的正神独占了两部,即瘟部和痘(天花)部。其中,瘟部更是名列八部第二(有诗为证:雷瘟火斗分先后,列宿群星次第开)。

《演义》中,瘟、痘两部正神展现了惊人的群伤能力,是圣人之下少有的几个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收割百万仙凡性命的人物。

其中,瘟部主神瘟篁昊天大帝吕岳曾将瘟丹播洒于西岐,城内无论凡仙,但凡饮了混有瘟丹的毒水,尽皆命在旦夕,后来多亏杨戬向神农求来丹药和柴胡草方才逃过此劫。

也难怪吕岳敢于多次当着阐教众仙的面自吹“截教门中我最先”,意思是他才是截教门下第一人,丝毫不把截教八大亲传弟子放在眼里。

而痘部作为八部中的独立一部,其群伤能力比之瘟部也不遑多让。中央主痘正神余德将五斗毒痘撒播于周营,六十余万将士各个发热长疹,若非杨戬向伏羲求来丹药和升麻,伐纣大军将死无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瘟神和痘神

《演义》中对瘟、痘两部恐怖杀伤的描述,充分反应了古人对瘟疫的恐惧。

事实上,即使在医疗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瘟疫也仍然是挥之不去的梦魇,更不要说在医疗卫生条件远不能称之为达标的古代了,每一次瘟疫的流行,都是人类社会的一次深重灾难。

比如发生在公元前430年的雅典大瘟疫(鼠疫),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修昔底德描述这场瘟疫时采用了“人像羊群一样死去”的话语,充分反应了人们面对瘟疫时的彷徨和无助。而扫荡整个欧洲的黑死病(鼠疫),则在短时间内就造成了2500w欧洲人的死亡。

相比起鼠疫,天花同样凶威赫赫。十六世纪,天花随着欧洲殖民者登陆美洲大陆,短时间内就让人口鼎盛的印第安人几近灭绝,这被形容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印第安人之所以在天花面前溃不成军,是因为印第安人在此之前和天花基本没有接触,因此体内的免疫系统缺乏对天花的抵抗力。

难怪有人认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对人类杀伤性最大的不是战争,而是令人非常恐惧的瘟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肆虐的瘟疫

当天花在美洲大陆肆虐的同时,位于地球另一面的中国正处于大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北疆的蒙古土默特部则在杰出首领俺答汗的带领下正快速崛起。

俺答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元太祖十七世孙,在其带领下,土默特部逐步控制了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的广袤土地,成为新的草原霸主。野心勃勃的俺答汗不断寇边大明边境,劫掠中原,北疆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之后,野心勃勃的俺答汗突然改变了对大明的劫掠政策,反而极力寻求与明朝的和解,希望建立官方的朝贡关系,甚至不惜围困京师相威胁。

最终在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俺答汗心甘情愿的接受隆庆帝的册封,成为大明的顺义王。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明北疆再也没有与蒙古各部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这在明朝历史上是基本未曾有过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崛起的土默特部

很多学者将俺答汗向大明称臣的原因归结于明朝实行的关闭马市的政策:贸易的中断对蒙古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不仅普通人缺少生活必需品,贵族也没了奢侈品。而对中原的劫掠虽然能获取部分资源,但也会引起明朝的进一步封锁,俺答汗慢慢地意识到“入掠有得失,不如贡也”,由此开始向明朝请求建立朝贡关系。

贸易的封锁乍看起来确实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因素。然而,本人注意到,其实早在“土木堡之变”时,明朝就已经关闭了与蒙古贸易的大同马市,到嘉靖二十年,马市已经关闭了长达接近一个世纪,蒙古人应当早已习惯贸易中断后的困顿生活,而且正是在此期间,俺答汗快速崛起,并活跃于大明北疆。

因此,将俺答汗向大明俯首称臣的原因归结于马市的关闭有些勉强,应当还有其它重要因素促使俺答汗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么,嘉靖二十年左右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会使心高气傲的俺答汗在对待大明的态度上出现了360度的急转弯呢?

让我们来看如下一条记录,也许可以发现些许端倪。

北虏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肯切款大同、阳和塞求贡。言其父諰阿郎在先朝常入贡,蒙赏赉,且许市易,汉达两利。近以贡道不通,每岁入掠,因人畜多灾疾,卜之神官,谓入贡吉。——《世宗实录》

这是嘉靖二十年,俺答汗派使者石天爵第一次正式向大明提出通贡请求的记录,其中明确说出了要求通贡的缘由是,蒙古部族中出现了大规模的人畜灾疫,俺答汗让萨满占卜寻求解决之道,萨满给出的建议是建立与明朝的朝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贡

根据《世宗实录》的上述记载,本人以为,相比于关闭马市所造成的生活困顿,“人畜多灾疾”以及萨满的卜辞可能才是促使俺答汗做出与大明建立官方朝贡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究竟是什么样的灾疫会使萨满发出这样的神谕,使高傲的黄金家族后裔低下头颅向大明俯首称臣呢?本人认为,应当是天花!

可能有熟悉明史的朋友要发出疑问:不对吧,史学界中通常认为《明史》中记载的“朔漠素无痘症,自嘉靖庚戌深入石州,染此症,犯者辄死”是天花最早在蒙古人中传播的记载。在此之前,没有证据显示蒙古部族中爆发过大规模的天花疫病。

诚然,史书上确实没有蒙古人在嘉靖庚戌年之前爆发过天花疫病的文字记载。但是,明朝岷峨山人的《译语》和《万历武功录》均表明在嘉靖二十一年左右确实有瘟疫在蒙古大规模的流行,俺答汗甚至承认有高达20%~30%的牧民死于传染病(岷峨山人记载高达50%)。

根据历史数据,在北方流行的瘟疫主要是鼠疫和天花病,而南方则是霍乱、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比较流行。因此嘉靖二十年左右的瘟疫有很大概率是鼠疫或天花。

但是,蒙古人对鼠疫并不陌生,其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流行,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果真是鼠疫流行,俺答汗断不会惊慌失措至如此,萨满也不会给出“入贡吉”这么虚无缥缈的神谕,死亡率也不应如此之高。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是鼠疫流行的可能性。

而对于天花,虽然其曾长期肆虐于华夏大地,甚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著名炼丹家葛洪就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典型症状。并且,在与天花的长期抗争中,中医探索出各种预防和减轻病症的方法(明隆庆年间,汉地已经开始流行种痘之术来预防天花)。

但远在朔漠的蒙古却少有天花流行,《明史》中记载的“朔漠素无痘症”并不是一句虚言,明朝箫大享的《夷俗记》的如下记载同样对此有所印证。

夷人原不知祈祥之说,其所最忌者无过于痘疮。无论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见。……,然其地寒, 患痘者少,视内地若火宅,不肯久留,虑患痘也。——《夷俗记》

与天花的较少接触直接导致蒙古人如同地球另一面的印第安人一样,缺乏对天花病毒应有的免疫力和防护知识。当天花来临时,蒙古人犹如割麦子一般纷纷倒下。这也与史书上记载的高死亡率相印证。

那么嘉靖二十年的这场天花瘟疫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呢?

原来,嘉靖二十年,俺答汗部曾经进犯太原县。这次寇边虽然在《明史》中没有记录,但《太原县志》却详细记载了这次进犯:

二十年秋八月,北虏拥众十七万,抢杀本县乡村人口二万,生畜无算。二十一年秋七月,北虏众号十七八万,复由汾河东南下,抢掠沁、潞,回至姚村,焚杀千余人,温氏一门尽死。——《太原县志》

恐怕气焰嚣张的俺答汗部未能料到,正是这次寇边将恐怖的天花带回了蒙古部落,在牧民中引起大规模的传染,夺走了近一半人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虏寇边

众所周知,天花发病时非常恐怖,会全身遍生脓包,而且死亡率很高,这无疑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信仰产生怀疑。也难怪俺答汗只能手足无措的通过萨满向神灵进行祈求。

这个萨满无疑是睿智的,既然天花来自于大明,自然也应向大明寻求解决之道,于是他发出了向大明朝贡的神谕。应当说萨满的神谕可能与俺答汗自身的想法一拍即合。

牧民生活的困顿,贵族奢侈品的缺乏可能早已使俺答汗产生了与明朝通贡互市的想法, 他在通贡互市这件事上表现的非常积极,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然而嘉靖并没有理睬,甚至杀掉了使者石天爵。

一怒之下的俺答汗于嘉靖二十九年在投靠的白莲教徒的协助下悍然兵临京师(即庚戌之变)。当时的京师仅有羸弱士兵防守,幸好俺答汗只是为了逼迫嘉靖皇帝同意他的互市请求,并不想攻破京城与大明撕破脸面,否则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不过俺答汗的这次进犯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士兵再次染上天花,夺走了近半牧民的性命。

嘉靖迫于武力开放的马市很快又予以关闭。遇到这么个强硬的皇帝,俺答汗也很无奈。既然合议不成,那就再开战吧,双方你来我往一直僵持到隆庆帝,机遇终于来了。

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未婚妻被许配给他人,一气之下投奔明朝了。在张居正等的策划下,明朝与俺答汗进行和谈,用把汉那吉交换了投靠鞑靼十余年的白莲教首领赵全,这就是著名的“隆庆和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庆和议

通过和谈,俺答汗果断的把投靠自己的白莲教给卖了,首领赵全被绑至明朝处以“磔刑”,明朝则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双方进入了明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而种痘术也随之进入蒙古,这极大的缓解了蒙古部族中天花瘟疫的发生。

参考文献:《天花、商贾和白莲教——嘉靖年间明朝和蒙古的关系》

《古代蒙古地区疫病史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