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鳞其骨】

不如做只仙鹤

_

锤锤

疫情当下,在家撸猫不好吗?可是你连只猫都没有~不如我们来做一只“仙鹤”吧。

说是“仙鹤”,实则我们今天要用的是一条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鳓鱼Ilisha elongata Bennett,1830 源于网络

鳓鱼在浙江沿海太常见,但很少能在鱼摊上看到它们的身影。可能是因为肉少刺多,在有这么多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实在没什么人会选择吃它。

鳓鱼更多时候是以“鲞”的形态和大家见面的。鲞,是一种把鱼腌制后放阳光下晒制的工艺。因为我不爱吃腌制的鱼,所以与鳓鱼就没有交集了。

鱼鲞的商品名一般不叫鳓鱼,而是叫“白鳞鱼”,TB上搜白鳞鱼就能搜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鳓鲞 来源:shop.bytravel.cn

再次交集是去年的一天,博物君联系我说正在编写《海错图笔记 叁》,里面需要介绍“鳓鱼仙鹤”的制作方法,是否能帮拍摄一组制作的照片。

如今《海错图笔记 叁》已经出版啦,我就把一些制作过程整理出来给大家解解闷~当然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买《海错图笔记》系列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源自《清宫海错图》上鳓鱼那一页的一句话——头上有骨,为鹤身,若翅,若颈,若足,并有杂骨凑之,俨然一鹤。儿童多取此为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咸神(@咸鱼咸鱼鱼)也在,我们就一起制作拍摄了整个过程,并让昊昊童鞋(@Sundayhao)帮忙标注了主要骨骼的科学名称。

当然了,我们也是买了腌制的鳓鲞,鱼身子蒸了一条,果然不是我的菜(更适合比较重口味的吃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开水烫两遍鱼头,去掉鱼肉清理出头部所有的骨头,再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漂白,晾干后就是上图这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做“仙鹤”实际用的只是其中这几块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头骨的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作为“鹤头嘴”的这块骨特别细小,很容易不小心就弄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上枕骨就是鹤身体主体,上面有天然插翅孔、插脚孔、插颈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入“翅膀”,调整好角度,用502轻轻滴一点在接口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脖子”的骨头是二选一的,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朝向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脖子”的孔隙比较细,要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脚孔就很明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沾上“头部”就鹤上青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用铜丝按在木桩上,大功告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友陈青骞(古道西风)发来了一张他家里用带鱼头骨做的“凤凰”,也是惟妙惟肖

潜鳞其骨——吃出来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