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血液专家:康复者血浆中含特异性抗体,捐血浆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

新冠肺炎患者“血浆疗法”持续引发关注,已有多位专家和机构呼呼康复者捐献血浆。2月14日,南都记者从中国生物获悉,其与武汉血液中心联合发布《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倡议书》后,当天上午已有一位男性康复者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完成血浆捐献。

那么,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疗法”的原理是什么?血浆捐献与平常的献血有何区别?会对康复者身体造成影响吗?南都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华医学会广州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王顺清。

2月14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病人信息。新华社

康复血浆中含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

2月13日晚,在湖北省召开的第23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曾介绍,该院已开展康复病人恢复期血浆输入疗法,显示了初步效果。“因为康复期患者体内有大量的综合抗体来对抗病毒,我们也呼吁康复后的一些患者积极来到医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献宝贵的血浆,共同来拯救还在与病毒作斗争的病人。”

此前,张定宇曾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新冠肺炎还没有确切的特效药,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机制。

对此,王顺清向南都记者解释其中的原理,“新冠肺炎病人能康复主要是在他感染了病毒后,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这个外来的病毒产生免疫反应,来杀伤和清除病毒,保护机体的安全。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且免疫反应有轻有重。”

王顺清表示,康复者的血浆中,就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是存在血浆中的一种只针对这种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它能够与病毒结合,最终通过一些免疫机制杀伤和清除病毒。将这种血浆或加工后获得的免疫球蛋白输给其他患者,通过一种‘过继免疫作用’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病人体内的新冠病毒,使患者得到缓解和痊愈。”

血浆的潜在病源可通过检测技术排除

2月14日,中国生物负责本次捐献工作的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捐献者年龄须在18岁至60岁期间,“捐献者需要有出院小结,采集血浆数量在200到400毫升之间。”

王顺清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鼓励大家同舟共济、互相帮助,“和献血一样,一个人捐献一定量的血浆,其实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一周左右能完全恢复。”

王顺清表示,目前血浆采集技术非常成熟和安全,分离机能根据需要单独采集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

医学界也有观点认为,恢复期血浆并非“万能”,经过灭活的血清中仍含有其它一些潜在危险病源。对此,王顺清表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病源可以通过检测技术来排除,“只要目前能检测到的都会检测,合格者才会采集。”

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恢复期血浆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要确保安全才能给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