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时期,清军屡屡南下侵掠。

山海关外的宁远和锦州仍由明朝军队驻守,联合成一道防线。

1638年,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以此为基地,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

1639年春,明朝调派洪承畴总督蓟辽,领陕西兵,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

1640年,清军来攻,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

1641年春,洪承畴调宣府、大同、密云等地八总兵官,拥兵十三万,马匹四万,集结宁远。

清朝济尔哈朗领军攻打锦州外城,截断松山、杏山援师道路。明朝锦州守将祖大寿不敢出战。

明朝内阁集议军事,兵部尚书陈新甲力主分道进兵。

洪承畴以兵分力弱,坚持固守的策略。

明朝派遣使者赶赴辽东,催促洪承畴出兵。

七月,洪承畴带兵驰援锦州,与辽东巡抚邱民仰驻军松山。

八月,皇太极亲自领兵围攻锦州,到达松山。

洪承畴和部将集议背山突围。大同总兵王朴逃走,马科、吴三桂两镇兵也准备逃走,被清军截击。两镇六总兵败溃,死五万余人。

洪承畴、邱民仰只能退守松山。

九月,皇太极回盛京,留多铎攻城。洪承畴突围失败。

十月,清军豪格部驻松山。洪承畴再次突围战败,明兵不能回城,多半降清。

1642年二月,松山副将夏成德降清作内应,清军攻破松山城。

洪承畴、邱民仰被俘。

三月,祖大寿出城降清。

皇太极命令处斩邱民仰,命令手下把洪承畴送到盛京来,让范文程说降。

洪承畴本就节操不够,扭扭捏捏的降清了,皇太极大喜,说:“我今获一导者(向导),安得不乐!”

松山之战是一次决定性战役。

明朝丢失锦州,山海关外的防线瓦解,清军得以入关掳掠。

松山战后,崇祯帝暗地里让兵部尚书陈新甲向清军求和。

陈新甲派遣使者去见皇太极,五月到盛京,六月返回,带回皇太极的国书。

皇太极提出的条件是:(一)明朝岁馈金万两、银百万两;(二)双方送还叛逃人犯;()以文远与双树堡中间土岭沿海至黄城岛以西为界;(四)在连山互市。

国书内容不慎被陈新甲泄露,朝中大哗。

崇祯帝羞怒,斩陈新甲,和议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