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百草回芽,百病易发的季节。每年3至5月份也是荨麻疹、桃花癣、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在疫情和换季双重影响下,孩子出现过敏,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儿童过敏常见的病症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咽喉炎、紫癜、湿疹、寻麻疹、结膜炎、腹泻等。诱发过敏的物质从环境中的花粉、动物皮毛、尘螨到食物(花生、牛奶、海鲜)等等,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一样,会产生的过敏原因也不尽相同。

儿童过敏一定要检查过敏原,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阻断过敏反应。任何途径的接触过敏原均可导致过敏症,包括口服、皮肤接触、吸入、黏膜接触、静脉点滴等。儿童过敏要防治结合,以生活预防为主,避免接触如花粉、粉尘、食物、紫外线、宠物、金属、螨虫、化妆品等常见的过敏原!

1

生活起居

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少晒太阳,少逛公园,减少裸露部位,也可提前服一些防过敏的药物。

注意保持个人、居家环境的卫生,防螨是避免过敏的重要措施,被褥、地毯、厨房、洗手间等潮湿的地方,以及空调过滤网等有可能藏匿灰尘和螨虫的位置,都要清洗干净。

2

饮食调理

早春时节,气温仍然寒冷,在冷空气的刺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因此,饮食上仍以高热量为主,可食用糯米制品、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补充优质蛋白质,增加人体耐寒能力。

研究表示,尽量减少动物性食品摄入,多吃些糙米和蔬菜,过敏性人群体质会得到改善,糙米和蔬菜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能防止特应性皮炎发生。

宜食低脂肪、高蛋白、维生素高、矿物质多的食物,根据个人体质状况,进行灵活的营养搭配和饮食调理。

3

药物治疗

除了生活预防外,还可以药物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抗组胺药物;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钙剂;免疫抑制剂。其中以抗组胺药最常用。

盐酸西替利嗪片(贝分)是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物,作用强而持久。它具有不通过血脑屏障、无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无抗胆碱能作用等优点,对治疗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及过敏引起的各种瘙痒等疾病,疗效显著;同时也可作为哮喘的辅助用药,改善各种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可减少支气管解痉药的用药次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