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尾附股票池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与金融齐飞,深沪共红盘一色”,成为了节后股市牛气冲天的真是写照。2月3日恢复交易以来,A股市场的牛市特征愈加明显,投资者的信心日益增大,除开盘首日集中释放疫情恐慌情绪而单日大跌以外,之后便持续展开了强劲的上攻态势,截止21日上证指数不仅回到了3000点上方,同时两市成交量连续多个交易日单日成交均突破1万亿人民币,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万亿的成交量直接加强了牛市的预期,创业板指数近似主升浪的上涨形态大有追赶逼近10000点的纳斯达克之势。券商带动非银金融板块全线大涨,与科技板块齐涨共舞,进一步验证了一年来为大家持续倡导的“金融搭台、科技唱戏”的行情主基调。

但问题来了,节后的逼空式上涨动力来自哪里?是否具备能持续性?这全民宅家防疫、坐等股票上涨的好日子还能享受多久?我们先来看下节后除了全民关注的防疫信息以外,还发生了什么?

首先,政策面积极信号集中显现。2月17日央行率先下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至3.15%,前值3.25%。2月20日最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从上月的4.15%变成了4.05%,显然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管理层正在运用MLF和LPR直接降低银行、企业以及居民贷款的压力,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稳增长而降低资金成本,但又不能大水漫灌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等限制性行业,资金是聪明的,自然会寻找最好盈利的地方去,股市在当下成了最佳选项。

2月19日,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将利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指明了方向,更传递了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为市场带来了积极向好的预期。

市场面更是大为改观。节后两融余额从2月3日的10156亿元持续上升至2月20日的10756亿元,并始终保持在万亿规模以上,直接体现了投资者信心的提升;北上资金在2月3日即逆势公开买入A股超过百亿资金,随后更是一路买进,至2月21日北上资金节后累计买入已经超过800亿;富时罗素同时在近日公布了全球指数系列部分评审结果,其中共有141只A股股票被新纳入,当然也剔除了54只,这意味着3月20日后A股在富时罗素全球指数系列中纳入因子将从目前的15%直接提升至25%,这会直接带来数百亿级增量资金的流入,实际上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远大于所带来的资金流入。2月14日情人们都在独自居家防疫,忙碌的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再融资新规对放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各种限制上以及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态度上,可谓是巨大红利,这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结构和长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政策面和市场面利好消息如此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其叠加效应不可谓不大,加上疫情期间居家为主的特殊社会现象,由此带动A 股市场人气和赚钱效应的集中爆发也在情理之中。但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特殊时期的政策性行情能走多远?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尽管在A股历来受到质疑,但股市的最终的走向一定是由价值来决定的;节后所展现的齐涨式的“全面牛市”显然不会持久,疫情的特殊时期也绝对不会太长。

疫情的发展目前还不能放松警惕,暂时也还未到结束之时,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政策面的利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仍然会持续出现。但根据市场自身运行的一般规律,由事件驱动型所引发的行情往往会在事件结束之时,成为行情终结之日。因此,节后全面上涨的蜜月式行情在疫情结束之日,也将几无悬念的会告一段落的。当然有人会认为,没有疫情行情也在向上走。是的。但没有疫情的行情上涨是曲折的结构性行情,不是全面上涨的行情,而这一结构性行情笔者也始终认为不会因为疫情的发生而改变,“金融搭台、科技唱戏”的结构性牛市自2019年一季度已经开始,2020年将继续演绎2019年的升级版本。

接下来上证指数将考验3000点上方3050至3280之间的多重压力位,创业板考验2016年形成的2300点附近长达一年的压力平台。随着疫情的好转,对节后这波持续上涨的行情接下来应保持一份警惕;2020年A股市场并非一帆风顺,特殊时期下的特别行情值得珍惜,但不能迷惑自己,疫情结束后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挑战,很多行业将受到重创,打吗啡式的政策扶持无法支撑各行业的共同发展,更加残酷的结构性调整无法避免,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中国经济将会在更加的优化的产业结构中更上一层楼,但更多的挑战在2020年仍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坚守“金融搭台、科技唱戏”的主基调,紧抓经济转型的大方向,不盲目乐观,谨慎前行才有机会在2020年有所收获,否则节后的政策性行情红利是经不起疫情过后几次折腾的。

一年多来的市场证明,任何一次的调整都是科技股、非银金融股的抄底机会,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板块,今年直接受益于政策驱动、再融资新规和成交量活跃所带来的行业红利,将成为2020年1季度最具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其他多多少少受疫情的影响都好不到哪儿去;同时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科技股的盛宴在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仍远未结束,目前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其所持有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均已高达百倍以上,但鉴于国家战略短时间内大基金不可能退出,这就会导致目前高高在上的龙头科技股的股价仍然会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向上缓慢拓展空间,但像之前动辄当月翻倍、数月几倍甚至十倍的大幅度上涨已经不太可能。但在少数集中高价科技股龙头的赚钱效应下,以及再融资新规的落地,科技股的炒作逻辑将会由少数龙头股票的持续逼空式上涨逐步演变为中低价科技股的重组盛宴,而期间整体指数的绝对上涨空间将十分有限,除非再现全民杠杆。

附:2020年1月19日新建的自选股票池A40(40只股票)收益排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