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出台政策禁止燃烧秸秆的这几年,秸秆就成为农民种田的一个难题,大家也都知道黑龙江是一个寒冷的地方,秋天把秸秆深翻还田后没有足够的温度,根本就解决不了秸秆腐烂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黑龙江不论是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还是水稻秸秆深翻还田都要进入5月以后温度上来后才可以进入腐烂阶段,在这个秸秆腐烂阶段内会对秧苗有什么危害呢?
一:对水稻返青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稻插秧完毕后,水稻进入缓苗生根的阶段,缓苗阶段要经过由黄变绿的过程,如果水稻完成缓苗后还有发黄的水稻,那么你就要考虑水稻生根没有碰到土壤,水稻根系扎在秸秆上,使得水稻发黄不长的主要原因,这是水稻秸秆还田的危害之一。
影响水稻根系
已进入6月中旬水稻秸秆开始腐烂的时间,秸秆腐烂的过程会和秧苗抢养份,使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秸秆腐烂发出的气体会使水稻根系中毒发黄、发黑,会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和吸收营养,让水稻无法正常生长。
在水田里怎样辨别有害气体的溢出:已进入6月中旬以上,白天气温超过20以上的时候,只要你发现稻田地中水里冒泡,那就是释放土壤中秸秆腐烂所排出的甲醛。
2:对玉米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米秸秆翻埋还田后,会在土壤下面形成一层透气层,如果春天整地不及时,会出现夹干土的情况,上面一场干土下面一层干土,只有中间有湿土,让土壤墒情差,耽误播种,无法保证出苗。
在这种情况下播种,玉米即使发芽出土后续出现的问题也会让玉米苗出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春天天旱,发现的问题最为突出,由于是夹生土,玉米出苗后土壤里的水分供不上玉米苗蒸发,玉米苗就会出现打柳,严重导致绝产。
虫害严重
在玉米秸秆还田后有几率发生大面积的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玉米虫子会在秸秆之中安全过冬,由于气温、湿度的原因让这些虫子孵化成成虫,使玉米发生大面积的虫害。
今年就容易大面积发生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成虫 粗壮,灰棕色,翅展 32~38mm;雌虫前翅灰色至灰棕色,但雄虫前翅更黑,具黑斑和浅色暗纹;后翅白色。草地夜蛾成虫易与海灰翅夜蛾相混淆。草地夜蛾后翅翅脉棕色并透明,雄虫前翅浅色圆形,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微虫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地抱器缘刻缺。雌虫交配囊无交配片。
卵 半球形,卵块聚产在叶片表面,每卵块含卵100~300粒,有时成Z层。卵块表面有雌虫腹部灰色毛形成的带状保护层。
幼虫 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mm,在头部具黄色倒 Y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幼虫有6个龄期,偶为5个。
蛹 棕色,有光泽,长18~20mm。
一旦发生草地贪夜蛾,以每平米10头以上就要通过药物雾化防治,由于2019年就有部分地区发生过,有的已经发生了抗药性,所以一定要注意在虫害发生时一定要一次性灭绝虫害,以免对玉米造成不可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