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楠

前几天,读了一位高校老师的好文《下沉干部如何积极应对社区居民的不良情绪》。她谈到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这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当社区居民负面情绪在限制他们外出、或进行电话排查时,社区工作者可能会被当成"猫"来踢,受到指责谩骂。

午夜,偶然看到某自媒体作者,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上,连续两天发表文章骂长江日报,语言挺恶毒,比如把长江日报在自己的APP上删篇文章比作"自宫"。

联想到上述老师的好文,我恍然大悟:长江日报在当前也是"踢猫效应"的受害者。(在此强调,我对于"踢猫效应"的理解,就是我本文所写的这些话的字面意思哈,笔者草民一介,承受不起过多的解读。)

成为发泄对象的长江日报,任全网群殴,沉默以对毫不还手

最近网友关于长江日报的负面情绪比较多,个人感觉:大家是把传统媒体的不满,发泄到长江日报身上。正如作家方方所言:因为骂别的不行,比如你能够骂Z—F吗?大家也只能骂长江日报出出气。

当下,长江日报不想引起更多舆情,采取了沉默的政策,基本上是任全网群殴,不还手。

媒体转型之际,报纸等传统媒体活得很艰难。信息过剩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等收入,断崖式下滑。早些年,在报纸的黄金时代,是有上头派下来养老的干部。但如今,有的传统媒体发工资都困难,养不起吃闲饭的人,无能或尸位素餐的领导,真的坐不稳这火山口上的位置。

感觉这几年,长江日报内部不停地在改革,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需求,力争打磨出一个能够快速转型的新闻战队。每年3月全国两会,我能见到这家报社派来京城采访的团队,记者们出差半个多月,最担心的是:"回去时,部门又变了!"我还记得有一次见到该报一位老总来京城学习,他感叹:"出差是休息。在武汉,每天开不完的会、加不完的班,天天为了报纸和各平台不出差错、为年终经营指标、为3000多名职工和大量离退休老同志的工资和奖金发愁。"

这次疫情发生,这家报社投入了500多名记者编辑上阵报道,每天APP、微博、微信、头条号等各个端口发稿上千条,它也是当前疫情下武汉市内极个别的天天印刷出版报纸的媒体。在当前武汉的疫情形势下,一切似乎都按下暂停键,《长江日报》整个春节没一天停止出版,每天的采访、编辑、排版、制作、印刷、发行,真的是很不容易。这家报社还承担了很多媒体之外的工作,一项又一项任务真的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很多记者都冲在一线,比如有位记者离开家中妻子幼儿,蹲点武汉肺科医院采访一个多月;还有些记者,是武汉各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以及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的常客。要知道,病毒无眼,不会管你身份贵贱,记者们是冒着感染的风险冲锋在一线。

1月26日大年初二,武汉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的首日,我曾经看过该报摄影记者詹松直播武汉市区实时状况。正值上午9:00,武汉正常情况下应该车水马龙,而此刻,街上一台车都没有,直播中,这位七尺须眉泣不成声:"……武汉快点好起来、快点好起来……武汉加油!"千里之外的我,顿时泪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导演陆川写给长江日报摄影记者詹松的两地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日报詹松大年初二骑电动车在武汉街头和长江大桥上做直播的短视频上了热搜

在信息时代,媒体的地位,决定了你处在食物链的什么位置。长江日报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地位,骂武汉市。我个人认为,疫情发生之前,长江日报的"汉吹"角色做得很不错,全年360度无死角地宣传武汉,从中部战略支点到国家中心城市,再到新一线城市。这种"汉吹"其实是一种城市营销,极大地激发了武汉人的自豪感,也通过不断发现武汉之亮点,向外界树立武汉的正面形象。

再从新闻专业本身来看,眼下武汉作为疫情中心,举世瞩目。长江日报作为市级媒体,耕耘在战疫一线,采写的很多好典型、好线索,很主动地变成公共资源,变成各大媒体自己的报道;还有一些高端的采访资源,天然会向中央媒体集中,比如笔者多年前因为地震去某局采访,很谦卑地等前面CCTV等国台国报国社的记者们采访完后,凑上去也想问两个问题,结果该局的工程师问了笔者所属媒体,转身就走,只丢下一句话:"我们只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意思是我所属的媒体级别不够,不跟我谈。而大量服务性报道,很琐碎也很牵扯精力,对老百姓很有用,却不能给记者们的职业生涯增光添彩。比如,1月23日凌晨2点,长江日报是最早发布武汉封城消息的媒体。

在夹缝生存的状态下,长江日报还是做了不少鲜活生动的报道。正如方方所言:"正是靠了他们的四处奔走,细致访问,勤奋写稿,才让我们得以足不出户地阅读到许多有现场感、又有深度的报道。"方方说的当然不只是长江日报一家媒体,但长江日报的一些年轻记者说:我们真的一直都很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记者史强24小时跟随武汉120救护车运送病人(全程同行的记者金振强拍摄)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女记者高宝燕深入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房拍摄医务人员抢裘危重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蹲点武汉肺科医院采访医护人员,图为他的同事、摄影记者金振强拍摄的检验科医生徐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记者柯美学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

疫情发生后,据我所了解,长江日报的领导层没有一个做缩头乌龟,一直在一线奔忙。领导层除了轮流值班,还要亲自带队下沉到社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武汉市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市属国企干部职工、市属高校教师职工下沉到疫情较重的中心城区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协助开展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等工作——即确诊患者集中救治、疑似患者集中收治、发热患者集中留观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与街道社区干部一同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个社区通常有几千户居民,在社区封闭的情况下,生活很不方便。平时社区只有20多个工作人员,这段时间根本忙不过来。

听武汉的朋友说,长江日报一个老总分管四个社区,严防死守,外加为居民服务,买菜买药。该报其中有一位老总不幸成确诊病例;还有一位老总一直坚持工作,前不久,成为疑似,被隔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的记者在社区组织团购蔬菜方便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工作人员下沉社区帮助当地社区工作者做好防疫工作,没有防护服,雨衣代替

《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初衷是回应龙应台的嘲讽

国难当头,长江日报不想引起舆情。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最近几次舆情,当然长江日报有其失误在里面。但相比每天各平台上千条稿子的发稿量,在武汉当前封城、封社区的状态下,真的非常不容易。

首先,关于《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这篇评论,在网络上被臭骂的只是片段。我读过原文,开头几段,非常诚恳地感谢了日本友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且这篇评论的初衷,是反击龙应台的,因为她借韩晗发表在文汇报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有感而发。

龙应台女士当然是海内外知名的华文女作家,她的文章是这样写的:"一般舆论中,对社会行为的反省多,对文化深层的思索少,对文字语言的深究就更少了,而其实,文化深层是种种社会行为的来由,文字语言又更是文化最深处、埋在地下的根了。'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有原因的。如果集体的语言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那是因为集体的心灵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了……"

同胞们为正在武汉疫区奋战的病患与医护"加油"打气,在龙应台女士笔下,竟成了"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的象征,她认为"武汉加油"等话,不仅是语言,甚至连心灵都有问题。

怎么"加油"二字也成了国人的不是了?在此背景下,长江日报年轻评论员肖畅写下了评论《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这篇评论其实本身没有太多问题,但坏就坏在他引用了一句前段时间的网络流行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这句话网友们说可以,但出现在党媒中,真的不应该。

然后,澎湃继承了"网络时代,流量为王"的新媒体一贯的风骚操作,把原文掐头去尾,并把"奥斯维辛"给放到标题上,因为这样会带来流量呀。

于是,迅速,炸雷!创刊于1949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报名的长江日报,70载英名,殁于此!年轻的肖畅在网上被扒得体无完肤,多年前个人社交帐号的言论都被示众,并被骂为"精分"。

国难当头,长江日报不想继续发酵,选择了沉默并删文。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在网上公开发一个声明,表明此评论创作的初衷,对于文中那句话引用不当公开道歉,可能效果更好。唉,如今时机已过,没有如果……

旷世疫情像照妖镜,把媒体转型期的问题放大暴露于网上

武汉此次遭此大难。我远在北京,在公众场合,一说武汉话,感觉就有人恻目。虽然我因为孩子读书,很久没有回去看望还在武汉生活的父母,但我的户口是武汉籍,前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接到社区和派出所询问自己和家人体温的电话,虽然我定居小区已经多年;现阶段,我持身份证住酒店也是困难的。网上骂武汉的人也很多,比如,质疑"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疫情,为什么疫情偏偏从武汉而起?""肯定是武汉人脏、懒,爱吃野生动物引起的呗"……

当然,长江日报这段时间的确也是点子背,祸不单行。在评论引起舆情的次日,集团旗下的汉网,突然冒出一篇"给市长暖暖心"的评论,典型的低级红、高级黑!其实,这并不是长江日报人写的。汉网的论坛,曾经藏龙卧虎,武汉现在不少网络大咖,早期都成长于汉网的论坛之中。这篇马屁文章,不知道是哪位民间评论员贴上来膈应网友的。这类贴子,在其他网站出现可以,但这个敏感时期,它作为长江日报旗下汉网的一个帖子,也成了长江日报的第二大罪证。

然后,就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武汉晚报》关于"护士流产十天重回一线"的报道,又成了全网群嘲的对象。大家当然可以觉得这样太不人性,说"放开那位护士,让我来",但这是烈性传染病,在当时,病人暴增,专业医护人员力量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一个萝卜一个坑,比这位护士更惨的医务人员,有很多。我个人认为,武汉晚报这篇报道,不能算一篇表扬稿,而是这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疫中,医护人员辛苦而危险处境的历史见证。

其实,作为一家身处武汉的媒体,长江日报人除了像所有武汉人一样,遭遇疫情的打击,还要遭受网络的二次伤害。广大宅在家里的人们,心里都憋着一团火,都快憋疯了;在媒体转型期,夹缝中生存的长江日报,正处于弱势,于是,成为全网狂骂的对象。

这,正如我一位朋友感叹:"病毒残酷,网络暴力残酷,某些人更残酷!"

旷世疫情,也像一面照妖镜,把媒体转型期的所有问题,都放大、暴露于全体网民眼前。转型期的很多媒体为了生存,不得不经济效益至上,专业素养退居二线。记得我所认识的一位传统媒体老总,每天几乎16小时在工作,一年除了难得的几次出差,连离开北京都没空。他的日常工作,除了数不清的选题会、看稿子,就是写数不清的检查。媒体因言获罪,太平常了!有一天,他忍无可忍,递交了辞职申请。如今,他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虽然表面上没有了体制内职务的荣光,但年收入,比在传统媒体翻了N倍。

"11字遗言为何变成7字"?长江日报比窦娥还冤

再谈谈近两天引起舆情的11字遗言为何变成7字的报道吧。我转发长江日报一位记者朋友圈的话,可能更能准确表达文章作者的意图吧!他这样写道:

"方方也好,戴建业也罢,曾经崇拜的大家,竟然与喷子无异。你们都没认真看稿子,就开始瞎喷。

"文章开头是引用浙江医生的朋友圈,他们一直感动这七个字。文中也大篇幅交代,为捐遗体反反复复'斗争'了几个回合。这是最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核心内容。

"文章并没有P掉遗书后面四个字,原本刊发照片,难道图片不是一种报道呈现?你们怎么跟一些小孩子一样,手里拿着几颗糖,还问爸爸怎么少了糖?

"另外,这些喷子更加不会知道,面对一位刚刚逝去爱人的女性,如果去提问、去报道、去渲染后面四个字,她的内心能否承受得起?

"我觉得你们不仅是喷子,与人血馒头无异,只不过为了带流量。

"肖先生是我一个兄长很要好的朋友。林林只是想通过这篇报道,表达对浙江医生们的感谢。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以上引号部分,是那位同行的朋友圈里的原话。

我还想补充一点是:人民日报2月20日的微信公众号转载了长江日报的这篇报道,成为10万+热文,但在网上,大家称赞幸亏有人民日报,才知道遗言原来是11个字。

可问题是,人民日报是转载长江日报报道,内容、标题跟长江日报的一模一样。让火眼金睛的网友们发现遗言原来有11个字的图片,长江日报无论是报纸版面还是各新媒体平台,也都同样呈现。也许有人说,那是舆情出现后,长江日报理亏,悄悄把新媒体的内容给改了。问题是,2月19日《长江日报》报纸的第七版上就印着同一篇文章和图片,白纸黑字印出来的实体报纸,这个不可能做假。

假如这事换发生在我身上,我肯定气得吐血。这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四位记者在火神山建设工地上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日报摄影记者拍摄的火神山热血九日建设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长江日报摄影记者拍摄的火神山热血九日建设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每个人,都应该做点实际的事,而不是只会瞎嚷嚷!"这是长江日报某一位中层的朋友圈。据说,该报领导已经要求全体记者编辑,不要把网上关于长江日报的一些负面贴子转到各大小工作群,免得动摇大家军心。疫情当头,抗疫和媒体报道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是否公道,由天评说。

我想啰嗦一句,每一个狂喷狂骂的朋友,夜深人静时,能否换位思考:换作是你,又能做得如何?

记得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说过:对疫情严重区域的人产生过激情绪,这是人的一种保护自己的心理本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是靠本能生存的,我们还有理智和情感。人们总是想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找到一个原因,而疫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但受疫情感染的人是我们的朋友和亲人。一定不要因为过激的情绪,导致过激的行为,为疫情防控工作添乱。现在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和团结一心,我们才可能早日战胜疫情。"

病毒和疫情已经造成了无数人间悲剧。长江日报地处疫情中心城市,有些员工甚至高管在工作中染疫,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还有退休老职工和家属不幸罹难。风暴中的长江日报其实挺受伤的,希望大家少一点苛责,多一点同情和理解。

衷心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善良的人们,都要好好地。从此人间欢喜,再无悲剧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