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一个水稻种植大省,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600万亩以上,且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情况仍突出。如,五常市五优稻4号种植面积达到160万亩,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71.4%;北林区、方正县、延寿县绥粳18种植比例超过50%。二是多数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差。很多品种由于常年的种植,品种特性退化,而导致大面积的病变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稻瘟病
稻瘟病的发生:近几年我省水田50%以上的地块种植株密度高于标准种植密度的上限值,20%的地块施肥量超过常年用量,且氮肥施用量仍较高。夏季气象条件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夏季降水略多,分布不均,并伴有低温时段,有利于稻瘟病发生,尤其是在水稻孕穗末期至齐穗期,如遇持续阴雨和雾露天气,穗颈瘟在部分地区将偏重流行。
稻瘟病的辨别与防治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分蘖期至拔节期为害最重。叶片上的病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急性型病斑:病斑暗绿色,多数近圆形或椭圆形,斑上密生青灰色霉层,气候潮湿、施氮肥过量、生长嫩绿的稻田易发生;另一种是慢性型病斑:病斑梭形或长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端延伸(这是该种病害的重要特征)。
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形成环状蔓延,使病部变黑,茎秆易折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穗颈瘟:常在穗下第一节穗颈上发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影响结实,造成枯白穗,发病晚造成秕谷,分枝和小枝也可发病,造成小穗不实,严重导致大面积绝产。
不可以让稻瘟病发生,一定要提前预防以免对水稻造成减产或绝产,那么该如何提前预防呢?
1:加强肥水管理:应当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施用,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管水必须与施肥密切结合。
2:稻瘟病化学防治,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苗叶瘟狠抓秧田防治,如秧田出现病斑,尤其是急性型病斑,应立即防治,化学用药可选用40%稻瘟灵乳油600-800倍液、49%的丙环·咪鲜胺乳油(道立锋)亩用20-30毫升、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在移栽前2-3天,对秧苗进行药剂处理喷施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达到带药移栽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瘟应注重保护易感病品种的分蘖盛期,及时掌握病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结合气象条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穗瘟防治应注重保护抽穗期,尤其是天气条件利于病害流行时,应确定防治田块,抓好农药防治。每亩可用40%稻瘟灵乳油60-70ml、49%的丙环·咪鲜胺乳油(道立锋)20-3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60-100ml,兑水50l喷雾,或每亩用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1%申嗪霉素悬浮剂600倍液喷雾,病重田需喷2-3次,间隔7-10天,若施药后遇雨要及时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