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务实重行,步履铿锵。

2019年,全市组织系统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主业、服务大局,以担当诠释初心,用汗水浇灌收获,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政治引领 “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年,坚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两个维护”深入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强化理论武装。 全覆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党课评赛“三赛”活动6000余场次,108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参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完善市县党委和市级部门党组(党委)运行规则,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基本制度,完善新党员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大力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夹金山干部学院为龙头,打造40个党性教育基地,评选“百名红色名师、百堂红色微课、百部红色微视”,3万余名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再翻夹金山,在走红军路、尝红军苦中锤炼坚强党性。

——抓实“以案促改”。 举办市委读书班暨警示教育专题班,分层开展警示反思教育320余场次。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提拔干部选任工作自查,整改干部选拔任用5类问题,倒查“带病提拔”干部6名。落细188项措施全面整改巡视反馈问题,修订完善制度21个,以改到位、改彻底的实际成效体现忠诚担当。

从理论上的清醒到政治上的坚定,从思想上的深刻到行动上的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立根铸魂 初心使命更加坚定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这一年,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常委班子以上率下,带动全市4800余个党组织、9.7万余名党员叩问初心、守护初心。

——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 聚焦学懂弄通做实,市委“头雁”引领、市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创新形式、集中“充电”,开展学习研讨和“四项教育”1.4万余场次,讲专题党课3800余场次。

——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 市委领导带头“沉下去”“蹲到点”,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扣中心工作、聚焦突出问题、结合职能职责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成果670余个,提出意见建议3300多条。

——把检视问题贯穿始终。 充分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严肃认真深查细照,检视查摆问题4600余个。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见筋见骨、辣味十足,得到省委书记彭清华肯定。

——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 全面抓好中央、省委“8+8”专项整治“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开展堵点难点、市(区)“双创”和县城市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类专项整治“自选动作”,立说立行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常态长效健全了26个制度巩固成果,极大提升群众获得感。

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受洗礼、增干劲,把初心使命刻于心、化于行,冲锋在打赢“三大攻坚战”、抗击“8·22”特大暴雨灾害等急难险重最前沿,展现了新气象新作为。

选贤任能 中坚力量更加强劲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这一年,坚持紧扣事业发展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打出一套选、育、管、用联动发力“组合拳”,造就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坚持事业至上。 从雅安发展需要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开展2轮全覆盖领导班子运行调研,平稳有序完成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突出人岗相适,结合机改优化干部调配,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下降了1.7岁,有县(区)班子经历的占81.6%,初步形成以70后为主体,合理搭配使用60后、80后干部的班子配备,充分调动了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坚持梯次培养。 以“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雅安计划”为统揽,加强干部接续培养,建立储备、培养、使用“三张清单”。突出强化政治历练,选派297名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等“六个一线”蹲苗历练,10名干部到民营企业担任政务服务联络员,举办各类班次培训干部3000余人,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入库”培养,为事业发展积蓄了一池活水。

——坚持严管厚爱。 稳妥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应套尽套”全面完成职级套转,晋升职级1756人次。全面落实干部激励约束“1+N”系列制度,完善能上能下、关心关爱、容错纠错等制度,推行干部“负面清单”预警管理,提醒函询诫勉354人次,“放下”10名廉政不过关干部,提拔重用5名被问责但后期表现优秀干部,“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氛围愈加浓厚。

干部在事业中成长,事业因干部前行。一大批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兴雅“尖兵”,以实干担当推动雅安跑出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速度”。

基层基础更加牢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这一年,持续鲜明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导向,以“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为统揽,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实基层基础。 细化36项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建立市、县、乡三级党建工作例会制,健全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制,推行乡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党建例会制度,推动工作沉到底、抓到根。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量化5大类19项标准,开展支部星级争创、书记头雁培育、党员积分管理,整顿12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评定五星党支部460个,基层党建“抓两头带中间”成效初显。

——补齐短板弱项。 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制定归雁计划15条措施,统筹推进“三项培养”和“一肩挑”,发展农民工党员656名,回引1377名农民工担任村干部,村支书中优秀农民工占比达43%,“一肩挑”占比由1.5%升至43.5%,村支书平均年龄下降了3.4岁,工作进度和成效得到中组部调研组充分肯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出台6大类24项支持政策,推行飞地抱团、村企共建、村社合伙等“9种模式”,全面消除“空壳村”,村均年收入增加到2.5万元,乡村发展人才缺乏、造血不足的短板弱项逐步补齐。

——创新基层党建。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化机关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探索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试点,构建社区工作者“四岗八级”岗位等级序列,理顺中小学校、公立医院党建管理体制,社区“四治三进”、农村“1+8”微治理等一系列党建创新工作,进一步建强了为民服务的战斗堡垒。

一年来,各领域党建蹄疾步稳、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面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作用有效发挥,党的执政基础愈加坚如磐石。

发展支撑更加有力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这一年,始终秉持人才优先理念,聚焦人才“引育用管”全链条,整体发力、重点着力,努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筑造人才成长高地。

——海纳百川广泛“聚才”。 开展“雅州英才”招才引智活动,巡回厦门、北京等8个城市30余所高校,吸引1400余名人才汇聚雅安,市本级引进“双一流”硕士研究生占比达82%。精心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市委组织部被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奖。新建21个产学研用平台、20个流动人才工作站,与5所高校共建研究院,与四川大学共建华西雅安医院,柔性引进人才1000余名。实施“雅州百千英才”计划,分类推进9个重大人才项目,培养培训各类人才4000余名。

——激发活力创新“用才”。 大力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通过下派历练、结对帮扶、技术合作等方式引导2000余名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探索实行“岗编适度分离”“县招乡用、县管校用”,27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不受岗位限制竞聘上一等级岗位,327名基层一线卫生人员获基层卫生职称资格,251名乡村教师聘上一级职称。探索打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流动通道,调任11名高层次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打破人才晋升“天花板”。

——优化环境用心“留才”。 实施“家在雅安”安居工程,推行“雅州英才一卡通”,率先在全省建成智慧人才云平台,构建“生活+政务”“云上”服务体系。注重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各级联系专家人才4000余名,常态开展走访慰问,集中表彰“杰出人才”“雅州工匠”18名、人才工作先进集体30个、人才工作先进个人35名,尚贤重才氛围更加浓厚。

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一大批优秀人才向雅集聚……广大人才以助雅兴雅的实际行动,在雅州大地奏响了一曲“人才强市”的最美和音。

时光见证不朽,汗水铸就光荣。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市组织系统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笃定实干、砥砺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的生动实践中再谱新篇、再续华章!

转载自雅安日报

雅市组 记者:唐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