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3月5日起,长三角率先实现健康码全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都拥有了本地版健康码,全省(市)通用。以健康码为代表的数字化防疫措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行证”,助力长三角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会议上表示,从“最多跑一次”样板到长三角健康码通用,长三角正在成为数字化公共服务模式的孵化器。长三角三省一市优势互补,一定会带来“3+1>4”的效果。
健康码领取很简单。人们可上支付宝搜索“省市名+健康码”。以上海为例,上支付宝搜“上海健康码”,即可领取“随申码”。 “随申码”上线以来总访问量已超4716万次。长三角健康码基于支付宝、阿里云技术和平台,结合用户自行申报信息及政府数字化分析,动态生成红黄绿三色二维码,出行时亮“绿码”,是数字化防疫的典型举措。
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日均“亮证”数千万人次,需求量极大。不过,对于外来返工、跨区域通勤人员来说,分区域健康码还是有所不便。人们在不同的城市间出行时,都分别需要经过认证、领取等流程。
长期往返杭州-上海两地工作的“长三角人”陈先生,对于健康码互认深有感触。“刚复工时,很担心到了杭州会被隔离,又担心从杭州回不了上海。健康码互认,将可切实解决区域人员往来的问题。”他说。
今后,重复领取这个“小动作”有望被“省略”。长三角正启动健康码互认机制,将实现长三角一“码”通行,老白姓只需要申领本地的健康码,就可在长三角通用。
2月27日召开的长三角三省一市视频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上海率先宣布,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健康码效力与上海“随申码”等同,持对方省份“健康码”人员,可参照本省“健康码”规则,予以亮码通行,无需采取隔离措施。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健康码申领张数已经达到了400万张。安徽省和浙江省率先签约健康码互认机制,与上海健康码的技术也正在进行中。此举为加速人员返回、为长三角复工打开了绿灯。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苏浙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分别达到94.5%、99%、99.8%、98.1%,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黄日涵表示,防疫很重要,但是有序的恢复经济生活也同等重要。健康码跨省互认,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异地互信问题,这一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方式,有助于加快复工复产,促进区域经济恢复。他还建议,长三角不少用工来自于中西部,未来可进一步增加跨省互认城市。
随着全国版健康码—“防疫健康码”近日上线支付宝,有望实现“全国码”与各地省市级健康码互信互认,一码通行全国。
张勇建议,疫情之后,健康码可以承载更多功能,继续发挥长效机制,“战时防疫、战后治理”,成为示范区推进数字化建设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