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副业赚钱。大家好,我是钟俊俊。

今天分享【副业赚钱100讲】的第006讲。

本讲分享的关键词: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

按国际惯例,在开始之前,先问大家3个问题:

1、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你是谁】?

2、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将来【成为谁】?

3、有没有想过1年后,5年后,10年后,甚至未来的你过什么样的生活?

本讲继续讲定位,彻底解决当下迷茫。

通常,我们从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经验和产品去定位。

定位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从自己当下,而不是从市场、从未来反向定位。

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未来反向定位法。

— 1 —

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

我们经常讲: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 这3个问题也是不错的定位理论,可是总觉得有点空洞,无从着手。下面我们揉碎来讲。

从未来的角度,提炼成下面3句话:

  • 我是谁?

  • 我要到哪里去?

  • 我怎么去?

1、我是谁?

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你当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了谁,为了哪个市场受众和群体,为了解决哪类人群的什么问题。他们的问题和诉求,这才是你真正的定位。通过定位未来,来反馈到当下做什么事情。

2、我要到哪里去?

通过定位我是谁,确认了我要为了谁,为了我定位的那群人,他们要到哪里去?怎么帮助他们到那里去?反问自己。

3、我要怎么去?

怎么去,就是方法和路径的问题。我们要提供详细解决方案和地图指引,让他们更快更省更高效达到目的地。

比如,客户走路去,你能提供车子;客户坐高铁,你能提供飞机。你总比他们至少高一个维度。

围绕着你的定位,快速打通所需技能,快速的去开始。

是不是很简单,很容易理解。

不理解也没关系,因为才开始。

从做生意角度和商业角度,无非就是产品和服务。要么卖产品,要么卖服务。

所以从【卖】的角度定位,就是一句话概括:我是谁?我卖的是什么?我是怎么卖的?

  • 我是谁?

  • 我卖的是什么?

  • 我是怎么卖的?

好了,我们下面围绕这3点展开去做详细讲解。

1、我是谁?(个人身份定位法)

2、我卖的是什么?(产品定位法)

3、我是怎么卖的?(模式定位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 —

个人身份定位法—我是谁

一、个人身份定位法:【我是谁】

在商业里面,大概有三种身份:业务员、老板、平台搭建者。

你是谁?你是业务员?你是老板?你还是平台搭建者?

你现在是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未来你是谁,这才是你的定位。

(1)我是谁:业务员身份

何为业务员身份?

业务员身份的定位,相当于你是一个单点或单线,做得好顶多算是一个面。也就是一维的维度,凡事都得亲力亲为。

作为业务员不可怕,可怕的是低级的业务员。低级的业务员特征:就是推销推销,群发群发,到处去傻瓜式推销,骚扰式广告,不断被人踢,被人厌恶。

你想做这种人吗?你想做业务式的定位吗?

你不想不代表你不是,大部分人目前都是这样的。凡事有一个过程,我们逐步迭代升级。

(2)我是谁:老板身份

什么叫老板身份?

顾名思义,老板要花钱雇佣有能力的人帮自己干活。老板可以雇业务员。

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二维,你考虑的不仅自己个人,还有团队。从底层到了中层。老板要懂得更多,学习更多。学习营销、成交、布局、流程、管理......

老板同样还是在卖东西,但维度不一样了,1、带领更多人一起卖,2、组建与培养团队。3、产品布局。

所以,老板是不是比业务员式的定位要强一百倍?

(3)我是谁:平台搭建者

平台搭建者直接进入三维立体高维度,而业务员是点和线的一维维度,老板是二维维度。

平台搭建者,搭建自己的平台,建立自己的社群。可做资源整合,也可以把产品,流量,成交三个面分开去运作。

自己可以随时切换身份,摇身一变从一个老板到一个业务员,也可以从业务员变成老板,也可以是旁观者、组织者。

当你给自己定位平台身份,同样的要根据自己想要卖的产品特性推算出这个产品对应的人群是什么人群,然后定位这类人群,把他们组织起来。

马云,建立了阿里巴巴平台,在阿里巴巴旗下又诞生了很多平台:淘宝,天猫,支付宝......

得到的罗振宇,起步从60秒开始,最初是借助第三方的平台,现在也建立了自己的得到APP平台 。

平台,不一定一开始就很大,你要有这个想法和思维。等到势起时,水到渠成。

总结:个人身份定位三者选一,你自己去思考,你到底当业务员,老板,还是当平台搭建者。你自已选择一个,这三者也可以相互掺杂,同时拥有多个身份 。

以上讲的个人身份定位法,对应前面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3 —

产品定位法—我卖的是什么

二、产品定位法:我卖的是什么?

卖什么就定位什么。

(1)我卖什么:卖产品。

(2)我卖什么:卖机会。

(3)我卖什么:卖生活方式。

(1)我卖什么:卖产品

(a). 直接卖产品

卖面膜,卖手机,卖特产,卖日用品......直接零售或批发。

(b). 间接卖产品

把你的产品当成是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里面的其中一个工具或赠品。

不懂吗?再重复一遍。

就一句话,把你的产品当成你给终端客户的解决方案里面的其中一个工具或赠品。

比如:你是卖面膜的,不直接卖。

你定位成美容专家,养颜顾问,给别人讲解美容知识和一些养颜技巧。皮肤如何保养,什么样的肤质适合哪种面膜。

也就是说从卖产品转向卖解决方案,把你的产品忘掉,把你的产品嫁接到或融入到客户的解决方案里面,不要强调你的产品多么好,而要强调你的方案怎么能解决客户的痛点和问题。

(2)我卖什么:卖机会

你的产品是机会,是一个叫赚钱的机会,也就是商机。

一句话:把你的产品包装成一个巨大的商机,让想赚钱的人跟你一起卖产品。

比如:安利。安利的直销员会告诉你,安利是一个投入少回报大的终身事业,卖的是健康事业。

比如:微商,要招代理。很多微商会告诉你,利用业余时间,发发朋友圈就能赚钱。卖的是赚钱的机会。

(3)我卖什么:卖生活方式

跟所有目标客户,去卖生活方式,卖文化,卖理念。

生活理念里面有什么?有健康的生活,有品质的生活,有骄傲的生活,有自尊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

卖生活方式,卖文化,卖思想这些东西。无意之间把产品顺带卖出去了。

比如,奢侈品。宝格丽、LV、Armani、Versace等奢侈品牌大家都是又爱又恨,美丽又高贵,价格也是高得离谱。奢侈品牌是最典型的卖生活方式。

“当走进一家奢侈品店,确实可以打开你感官感知到奢侈品牌文化的细节内涵,从橱窗到店内陈列布置,还可以享受尊贵的奢侈服务品质。但当我买完之后,走出店铺一瞬间,好像奢侈的感受立刻消失了。”

总结:产品定位法包含3种:卖货、卖机会、卖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三者兼而有之,但是最后一定要融入卖生活方式。

未来一定是卖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就是高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4 —

模式定位法—我是怎么卖的

三、模式定位法:我是怎么卖的?

前面讲我是谁(也就是个人身份定位法)、我卖的是什么(产品定位法),然后接下来讲,我怎么去卖(模式定位法)。

模式定位有三种方式:

(1)、我是怎么卖:盈利模式定位。

(2)、我是怎么卖:渠道模式定位。

(3)、我是怎么卖:生态模式定位。

(1)、我是怎么卖:盈利模式定位

什么叫盈利模式?就是赚钱模式。

盈利模式的核心,就是我要在哪个点上赚钱。

比如: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是较高的,手机硬件他赚钱了吗?小米有个口号:硬件的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

小米的盈利模式,是靠其他周边的产品来挣钱。前端不挣或少挣,后端有盈利点。

近来比较火的社群营销和社交电商,盈利模式有的不在前期。

比如,加入社群收99元,送你一瓶花生油,花生油有成本,但社群几乎没有成本。花生油不赚钱,收社群费赚钱。

盈利模式有多种,这里篇幅有限。也就是说你在定位的时候,就要有这种高度和格局,具有系统化和生态化布局思维。

(2)、我是怎么卖:渠道模式定位

什么是渠道模式:

渠道模式是指企业确定的标准的商品销售路线样式。商品销售模式是商品的流通路线,所指为厂家的商品通向一定的社会网络或代理商而卖向不同的区域,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渠道模式定位核心:能让更多人一起干。如,招代理商、合伙人等。

也就是说你能让多少人赚钱,你能先让多少人赚钱,多少人就给你干,就这么简单。

渠道做起来赚钱就轻松了,渠道做不起来生意就做不大。

(3)、我是怎么卖:生态模式定位

生态模式的核心:前端和后端形成生态链,生生不息的自运营。

比如:小米的生态模式:

小米是个生态链体系,智能硬件生态链、互联网业务、新零售包括未来有可能实现更大收入的物联网业务来说,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的。

小米的生态模式有两种盈利路径:一是实现小米硬件出售的盈利路径,另外一条是实现硬件出货后,在互联网业务上实现盈利。

个人如何形成生态?你看下大咖就知道了,比如:剽悍一只猫、罗振宇、樊登、吴小波等。

— 5 —

总结

个人身份定位法就是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产品定位法就是解决你是卖什么的问题;(为了谁)模式定位法就是解决你怎么卖的问题。(成为谁)

定位在未来,行动在当下。

不要受限于什么,做就是了。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出真知。眼光高,手脚勤快,思维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