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根据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要求,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竞相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提出了包括孩子就近入学、中考加分、倾斜职称评聘、高考优先调整专业等关爱措施,来解除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包袱,全力投入抗疫战斗。这些暖心做法,还在相互效仿进行中。

从已出台后的政策反响看,可以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成,但也存有不足,引发了一些社会争议,需要予以认真考虑。
一、应注重政策的普惠化。比如孩子中考加分和高考优先调整专业政策。如果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孩子恰好今年中考、高考,当然会成为既定政策的受益者,但其中占了多大的比例?如果我的孩子后年中考、高考,他的孩子大后年中考、高考,还能享受吗?如果能享受,那么你能做到一直顺延享受吗?如果做不到,就会形成不公平,就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应注重政策的具体化。看到多地提到了在职称评聘上优先照顾或者给予倾斜。优先和倾斜这两个词,顶层设计可以,因为这是导向。到了各地或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再出现,“虚”的成份可想而知,再加上个“原则上"那就更不用说了。对此,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什么就不能具体化点?比如说,对所有参与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在符合基本晋升条件的前提下,不受指标限制,均给予一次参加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机会。
三、应注重政策的人性化。这块应重点解决参与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比如其中的编外人员,他们干着同样的工作,与正式员工相比,待遇却是天壤之别。本人认为,完全可以把他们转入正式编制,这既符合劳动法的同工同酬原则,也不违犯招聘工作的相关规定。因为国家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院已经全面改制,并明确了院方的用人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