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伦伯格在辞去波音公司CEO前,决定对”星际客机“进行一次测试。测试一旦成功,便意味着美国将能够成功摆脱对俄罗斯运载火箭的依赖。那么,美国重登月球的航天梦可以通过载人飞船来实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消息显示,“星际客机”在著名的航空海岸卡纳维拉尔角,首次进行轨道试飞,发射15分钟后顺利与火箭分离,看似在往成功的方向发展。按照之前的设想,这次实验可以将270斤设备和补给运送至国际空间站,与此同时将带回部分研究样品。然而在发射1小时后,美国航天局宣布,“星际客机”将不能成功与空间站对接,原因是提前耗用大量燃料而无法进入预定轨道,先前投入的1700亿美元可能也将打水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来说,美国科技实力排在世界首位,二战时期就已经对航天工程进行研究,甚至研制出的航天运载器可以重复使用,并4次发射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硬件和实验舱……但随着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上的各种弊端也都纷纷暴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星际客机”所搭载的运载火箭,由于在第二节中,美国所研制的人马座火箭发动机点火失败,才导致“星际客机”未能成功抵达国际空间站。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缺失关键性技术。除此之外,美国航天飞机维护成本高、当年经验丰富的航天发射技术迟滞等。如今,美国又因为资金不足导致大量航天人才流失,国际空间站也随之将退役。长期这样下去,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劣势将可能导致太空话语权就此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内有着不少的不足,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美国将来也无法成功。近几年,美国也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美国航天局曾发表对航空航天领域内的年度总结,宇航员重返月球任务将会在2024年完成、月球可持续探索的目标会在2028年完成建立。其中包括:将被送往月球的移动机器人,对月球南极进行巡视并获取冰样本、在其他国家和公司的帮助下,推动2028年月球可持续探索计划中的技术提升等等。

在未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外太空资源的争夺,中国通过对月球不断的探索,必然也有着不小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