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听起来好像更加适合儿童,更加健康又营养,很多父母在挑选时,都会特意选择带有“儿童”两个字的食品。但事实上,“儿童食品”只是商家为了营销创造出的概念。

很多“儿童食品”,不但不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可能妨碍宝宝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酱油

很多热销的进口儿童酱油,都打着“低盐”“低钠”的旗号,但是仔细看看配料表,就会发现钠含量一点也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国家的标准,只有钠含量低于120mg/100ml才能称之为低钠或者低盐,显然并不符合。

1 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额外添加盐分,2 岁之前也要控制钠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g,尽量低盐、清淡。所以1岁内的宝宝不需要添加酱油调味,1岁后酱油也只能极少量使用,给宝宝做辅食,可以多利用天然食材(如香菇、干贝、鱼肉等),为辅食增加鲜味。

儿童奶酪

儿童奶酪一般都会宣传补钙,有些还宣传低盐。其实奶酪在发酵中本身会添加比较多的盐,即使商家宣传低盐,一般也不会特别低。

大部分“儿童奶酪”都属于再制奶酪,除了含盐高,还会添加额外的白砂糖、奶油、水以及各种添加剂等。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增加了身体代谢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岁内不给孩子吃任何的奶酪、奶制品,一岁后可以给孩子当做辅食少量选择酸奶、纯奶以及低盐的天然奶酪,但一次不要吃太多。

儿童面条

我们一般买的面条的配料表往往比较简单,只有小麦粉、食盐和水,有些可能会添加一些蔬菜粉蔬菜汁,让面条呈现五彩的颜色。

所以对于儿童面条想要健康,还是需要关注盐的量,也就是钠的多少,尽量选择没有添加食盐的或者低盐的面条,相对更适合孩子。

但是很多儿童面条不仅加了盐,而且加的量并不比成人少,甚至超过成人的面条。下面两张图我们从营养成分表就可以看出,这款儿童面条远远高于普通面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挂面)

所以妈妈们在为宝宝挑选面条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要选择添加盐的面条,特别是一岁下的宝宝。

其实,儿童食品还有许多其他的种类,但总的看来,儿童食品很多都并不适合儿童。很多都是打概念,用比较好的色彩、形状以及口感吸引孩子,用“儿童”两个字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为了规避掉入这种套路,再给孩子选择食品时,最好还是忽略掉“儿童”两个字,只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多对比。

鉴别小窍门

1、看配料表及排列顺序

配料表中食品原料及配料是按照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的,排列越靠前,含量越高。所以,选择时最好选择排在前几位的是天然原材料的,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而不是白砂糖或添加剂等。

2、钠含量越低越好

钠摄入过量会导致儿童食欲不振,增加肝肾代谢负担。对于儿童来说,建议选择低盐的食品,也就是钠含量低于120mg/100g或者100ml;如果超过600mg/100g则说明盐含量太高了。

3、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按照食品法规,所有的配料都要标注在配料表中,所以一般如果配料表越多,说明添加剂等就越多,我们要分析下除了天然食材,是否添加了比较多的添加剂,添加剂越少,越适合宝宝。

4、学会识别这些添加剂

(1)甜味剂:一般甜味剂都会带有“糖”“蜜”“甜”字样,比如糖精钠、三氯蔗糖、甜蜜素、安塞蜜、阿斯巴甜。

(2)人工色素:带有颜色字眼的,往往是色素,比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亮蓝等等。

(3)酸度调节剂:比如柠檬酸、苹果酸等,一般会带有“酸”。

(4)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都是防腐剂,也带有“酸”。

(5)增稠剂:一般会带有“胶”字,比如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等等,不过大多增稠剂相比其他添加剂对身体的健康影响是极小的。

▍ 图文来源于网络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