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爱吃想香菜只是场美丽的意外吗?

不!

在讨厌香菜的背后,你已经冥冥之中参与了一场基因选择和文化传承

此话怎讲?下方多图预警,注意流量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儒释道—— "五荤三厌"

出家人不食香菜传承已久,这要从修行之人被要求戒断"五荤三厌"说起,我们今天讲的香菜正是这"五荤"之一

"五荤三厌"实际上是道家的说法,但自古儒释道相互影响,佛家对香菜也有类似的记述

比如《华严经》记载:"食此菜者,生生之处,不睹诸佛,被人憎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说,你吃了这个菜,生生世世都会见不到佛祖,并且被人憎恨

而在《天畔经》中吃香菜的后果就更严重了,说:"若误食此菜者,不生悔。长劫处阿鼻地狱,无有出期。若故食者,不通忏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食香菜的人如果没有悔过的心,就会被惩处在阿鼻地狱受劫,生生世世没有出期。如果是故意去吃它的,那你忏悔也没有用。

香菜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菜最早的发源地是欧洲的地中海及中亚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丁学名Coriandrum,这个名字最早出自古希腊语,由一个臭虫的名字演变而来,可能最初发现者认为香菜自带的香气和臭虫极为相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博物志》记载,公元前1世纪,中国第一代购张骞出使西域将这些希望的小种子带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它被称为胡荽,从胡荽在中华大地扎根的那一刻起,这迷一般的味道便开启了中华民族对它两极分化的爱恨史

香菜—— 评价两极分化

比如道家便觉得胡荽散发着辛臭味而将它列入五荤之中,五荤也就是五辛,包括韭、蒜、芸薹、薤,还有我们的主人公胡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教要求自己的弟子坚决不能吃胡荽,并进而影响了佛儒两家也给了它差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药圣"李时珍却是香菜坚决拥护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草纲目》记载:"胡荽处处种之,冬春采之,香美可食"

2012年加拿大的两位学者在世界范围内对超过25000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香菜的来源地中东地区,仅有3%的人讨厌香菜,而东亚人则是讨厌香菜人数最多的群体,比例高达21%。

由此可初见虽有人站出来为香菜发声,但在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下,微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中华民族对香菜的偏见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科学解读

生物化学方向解读:

运用现代仪器,可检测出香菜含有40多种化合物,其中82%是醛类,17%是醇类,而香菜强烈香气的主要源头正是这大比例的醛。其中香菜含有的癸醛,2-癸烯醛,2-十一碳烯醛,这三种醛在我们经常接触的肥皂和洗衣液也含有类似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有些人碰到香菜时会产生奇怪的联想,仿佛在吞食洗洁精

基因方向解读:

美国研究者在基因层面上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在人类11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味觉受体基因,编号OR6A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基因参与人体对气味的感知,在这个基因片段上存在着变种,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RS72921001相关联,在这种变种现象中,其中一种基因表达后的受体会对香菜中所含有的醛类物质特别敏感,对这种气味的感知会更加强烈。进而更有可能会讨厌香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份研究中也指出基因不同造成对香菜的敏感性不同这是生理原因,但并不是人讨厌香菜的决定性因素,讨厌香菜更大程度上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

后天环境影响

1.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环境中,存在父母亲友讨厌香菜,我们不断听到这种言论从而在心里对香菜形成抵触情绪(人为因素)

2.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我们中华民族在儒释道传统思想下对香菜存在一种偏见氛围(文化因素)

3.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香菜的最早的拉丁名源自古希腊语中的臭虫,而自然界的一些虫子受到危险时会释放醛类物质进行防御,所以人类出于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会远离这些物质,认为这种气味是不好的(进化因素)

当然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因造成人们讨厌香菜,不过人类是存在一定的适应性的,经常接触香菜,可能会降低大脑对香菜的成见,并且提高体内嗅觉感受器对香菜气味的耐受性,从而逐渐接受香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