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支付行业的融合愈加紧密,伴随着微信支付、支付宝的引领布局,刷脸支付日渐渗透进各类线下生活场景之中,成为支付行业一股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近日,人脸识别支付更是作为重点发展目标被写入央行官方规划之中,足以可见它所蕴含的广阔前景和市场潜力。

201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的全文(银发〔2019〕209号)。该规划提出了未来3年内中国金融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规划》所列出的重点任务中,央行明确提出要“加大科技赋能支付服务力度”,“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移动支付技术架构体系,实现账户统一标记、手机客户端软件(APP)规范接口、交易集中路由。”

其中提到,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从央行所公布的文件可看出,官方对于刷脸支付所持的态度 ——在认可刷脸的应用落地的同时对于刷脸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央行的人脸识别标准并没有正式发布,但已经有了试行版,其中对于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进行了比较细化的要求,对于不同场景和不同用途下的人脸识别支付其安全要求也不一样,支付机构和商户对于人脸识别支付的需求也不一样,而不同的安全等级其支付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限额或者特定场景等等,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策略。

易九科技认为,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和支付的融合从诞生起就受到一些针对安全性的质疑,但随着官方力量的入场和技术水平愈加完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刷脸支付的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更好地为智能生活赋能,为更多用户带来便利。